深度:中国5G翻开新篇章 迈入下半场!

C114讯 6月17日专稿(艾斯)从2G到5G,再到眼下的5G-A,我们正在见证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从3GPP标准冻结到我国发放5G牌照再到网络正式投入服务,5G以不到4G一半的时间实现了规模商用。
在迎来5G商用五周年之际,中国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基站数占全球总数65%以上;5G用户数超8.89亿,占比超一半;5G用户接入流量占比超50%,成为流量承载的主力网络。同时,根据工信部的数据,5G已经融入我国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4个,应用案例超9.4万个。
图片
可以说,走过5G上半场,中国市场交出了一份堪称亮眼的答卷。但翻看电信运营商的财报会发现,收入与利润持续增长动能仍待深入挖掘。
我们必须承认,移动通信的产业发展确实告别了过去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入了某种平台期。”行业知名权威研究公司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在2024年MWC上海前夕接受C114专访时表示,“提高电信网络的成本效益,提升网络的灵活度,以便更好地服务细分长尾市场,是当前电信行业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中国5G故事 迈入发展下半场
GSMA在《中国移动经济发展2024》报告写到,中国5G采用率的增速超出预期。预计到2024 年底,中国的5G连接数将达到10亿。同时,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以及5G采用率达到成熟水平,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移动通信收入增长将趋于平稳。
谈及中国5G发展特色,杨光选择了“大而全”作为关键词。“大”是指规模大,无论是网络规模还是用户数量的角度看,中国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规模最大的5G市场。“全”则是指国内产业界对5G的行业应用做了全方位的深入探索,这在全球也是独一无二的。
“5G在中国的快速规模部署有效地扩大了全球5G的产业规模,推动了5G成本的下降,为5G在全球市场的快速普及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产业界对5G商业模式和特色应用,尤其是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做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也将有利于5G在全球市场的推广普及,有助于全球产业界充分发挥5G的技术潜力。”
杨光认为,两个主要方面的驱动力促进了这样的发展成果:从市场角度,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移动宽带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时,经过过去30年的不断努力,国内移动通信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完善,所以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为5G的规模部署奠定了基础。从政策层面,监管机构也为5G的规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C频段连续频谱的分配、允许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5G网络等政策措施,都有力地支持了5G的快速规模部署。
今年以来,国内运营商陆续开启了5G-A规模部署,整体5G发展迈入下半场。作为5G的持续演进标准,5G-A将带来5G能力的多维度提升,无论是在网络速率、容量提升或者延迟降低方面,都会呈现出进一步的改善和增强。“5G-A将使产业界能够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移动宽带体验,同时使电信运营商有机会服务更为广阔的行业市场,例如低空经济、智慧网络汽车等,进而开辟更多新的市场机会。”他谈到。
图片
移动通信产业进入平台期
根据Omdia的预测,全球RAN市场将在今明两年持续下滑,并在之后的2026-2028年时间段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从全球市场来看,各地运营商们在5G SA和5G-A部署方面的节奏并不同步,甚至差距较为明显,尤其是5G SA部署速度明显不及预期。在鼓励坚持“适度超前”建设的中国市场之外,不少海外运营商选择了相对谨慎的5G战略。
目前看全球运营商并未就5G SA和5G-A的部署策略达成有效的共识。由于所处环境不同,运营商之间存在策略差别也是正常的。但无论在何种市场环境之下,我们都必须承认,移动通信的产业发展确实告别了过去高速发展的阶段,进入了某种平台期。”杨光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全系统的成本效率,提升电信网络服务细分长尾市场的能力,帮助运营商维持盈利水平,应该是目前行业发展面对的一个主要课题,关乎全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同时,他分析道,RAN市场的下滑态势是由产业发展周期决定的,但并不意味着市场需求也不再发展变化。反之,随着5G产业生态的不断成熟,网络数据流量还是会不断增长,新的需求也可能会随之涌现。而相应的,在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方面的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调整。例如,在持续为移动通信业务规划频谱资源的同时,可以考虑采取更为灵活的分配和使用方式,以满足垂直行业对5G专网的需求,并激发5G专网市场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杨光强调了推动中国通信企业、尤其是中国电信运营商出海的重要性。他认为,“为了持续扩大中国产业界的产业规模,并为未来的产业竞争做好准备,还是需要持续推动中国通信企业,尤其是电信运营商走向国际市场,这既是服务国内企业出海的应有之义,也能发挥国内运营商在5G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海,为中国通信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撑开更大的空间。
中国产业需保持开放心态
在持续推动5G升级的同时,围绕下一代6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在全球不少地区已迅速上升至国家层面的聚焦和关注。伴随3GPP 6G标准时间表的明确,产业界的动作有了更清晰的路径指导。在不久前发布的一篇报告中,杨光曾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再加上地缘政治的紧张,导致全球移动产业面临4G时代全球统一生态系统以来最复杂的局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6G标准全球统一性的担忧。
图片
另外,作为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风向标,年初的MWC24巴塞罗那展会显示出了Open RAN的积极发展动态。在Omdia最近所做的全球运营商RAN策略调研中,31%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5年,Open RAN将是其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将是说Open RAN将占其总基站数量的25%以上,更大多数的受访者(50%)则表示,Open RAN将在未来5年占其总基站数的10-25%。
从全球Tier-1运营商层面来看,美国AT&T去年12月宣布,到2026年底,70%的无线网络流量将在开放平台上传输承载;在欧洲地区,Telefónica宣布计划2025年开始在德国大规模部署Open RAN,沃达丰宣布已经开始在罗马尼亚进行Open RAN商用部署;在亚太地区,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宣布与NEC成立合资公司,基于其在国内市场的Open RAN集成和部署经验,在全球市场推广和销售Open RAN解决方案。韩国SK电讯则在其6G白皮书中表示“Open RAN是一个关键架构,应该从6G采用的初期阶段就做好准备。”
“目前来看,Open RAN的发展还是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在5G和5G-A阶段,Open RAN的部署规模应该还是比较有限。但在6G时代,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目前部分领先运营商正在酝酿推动Open RAN架构成为未来6G标准的一部分。而且随着新一代网络的部署,既有的RAN设备会逐渐进入更新换代的周期,也会为Open RAN的采用创造新的机会。”杨光向我们分析道,如果Open RAN成为6G标准架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可能会对RAN产业生态产生影响,进而改变既有的产业格局。在6G标准化过程中,需要全球产业界就这一方向进行充分客观的讨论,争取形成全球的产业共识。
同时他亦坦言称,由于地缘政治、大国科技竞争等因素,目前无论是5G、6G、还是Open RAN都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色彩,这其实并不利于全球产业共识的达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产业界在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前提之下,还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对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都进行积极的探索,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开放竞争的产业生态对保持我国产业界的长期竞争力同样重要。”杨光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