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深远海养殖,促进两岸渔业融合发展,这场研讨会精彩纷呈!

海峡导报6月17日讯(记者 陈婧琳 通讯员 佘逸 李心)两岸携手“逐梦深蓝”,唱响现代“海洋牧歌”。6月16日,海峡两岸(厦门)深远海养殖研讨会在厦门举办,两岸深远海养殖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企业及机构代表等齐聚一堂,为促进两岸渔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图片
图片
两岸携手,逐梦“蓝色粮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本次研讨会以“聚焦深远海养殖,促进两岸渔业融合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强海峡两岸在深远海养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促进两岸渔业的融合发展。
从小渔排到深水网箱、养殖工船,养殖产业正逐步从近海挺进深远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关长涛在主旨演讲中提到,农业农村部2023年6月提出,力争再用5年的时间,全国新增深远海养殖规模1600万立方米,总规模达6000万立方米以上,实现深远海养殖年产量60万吨以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关长涛表示:“深远海养殖产业大有可为,两岸间的渔业发展应以‘深海’为契机,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加速形成资源优势互补。”
两岸在渔业合作领域潜力无穷,发展深远海养殖恰逢其时。据介绍,大陆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台湾则在品种开发、加工技术、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发展深远海养殖将有效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台湾两岸农渔业交流发展投资协会理事长、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渔业分会顾问黄一成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两岸渔业发展需求,为两岸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共同拓宽深远海养殖市场。”
耕海牧渔,加速“挺进深蓝”
发展深远海养殖,是向海洋要食物的重要途径。据介绍,近年来,福建深远海养殖发展迅速,新建深水大网箱数量、深远海养殖装备规模均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已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达18台套,养殖总水体超过47万立方米。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林向阳在主旨报告中提到,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探索深远海养殖新模式,大力发展装备型养殖,推广应用大型网箱、养殖平台等先进设施装备,提高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随后,多位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就台湾离岸箱网养殖发展概况、金门渔业现状、厦金深远海养殖的海域遴选等主题,全方位解析两岸渔业合作的广阔前景和潜力。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厦金深远海养殖进行深入对话、思维碰撞。
去年6月17日,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渔业分会正式揭牌。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总工程师林怀远表示,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渔业分会成立一年以来开展了大量工作,厦门将继续搭建好这个平台,发挥两岸同根同源的优势基础,在深远海养殖领域拓展合作,持续推动两岸渔业融合发展。本次研讨会由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指导,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渔业分会主办,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厦门市海洋与水产学会、厦门市渔业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