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金色热线 | 力解民生难题 办好发展实事话题

云南日报记者 李翕坚
  如何解决永胜县三川镇集镇污水处理问题?怎样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采取哪些措施提升程海水质?5月23日,丽江市永胜县委副书记、县长熊洋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媒体问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多方筹资 补齐污水治理短板
  中泥河是流经永胜县三川镇的主要河流之一,也是集镇生活污水的“目的地”。此前,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道。2018年,三川镇污水处理站建成,但污水直排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镇里的污水都排到这个沟里,一到夏天味道很臭。”永胜县三川镇金官村村民反映。原来,因配套管网受资金问题制约迟迟未建,所以污水处理站一直没有投入运行。
  三川镇宣传委员、副镇长熊永平介绍,2023年8月,省委巡视组巡视发现污水处理站建而未用问题后,县、镇两级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计划分三期建设配套管网,并加快管网铺设进度,最终要做到集镇区居民和单位的污水应收尽收。今年1月8日,整个集镇区的管网已开始建设,一期在4月中旬已建设完成。目前正在筹备二期建设。
  通过改造,部分群众已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但面对更多群众期盼,建设资金、管理资金从哪里来,仍是绕不开的难题。
  熊永平说,整个项目需要3000多万元,现在还有1800万元的缺口,希望得到上级支持。
  “农村污水治理问题确实是永胜县的一大短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熊洋表示,永胜县在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的规划和部署中,已经把三川镇集镇污水收集处理作为一项重点工程,一定克服困难,按照既定时间和进度推进项目建设。
  永胜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俊华表示,三川镇现已实施集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600立方米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站一座,完成主管网1561米、支管网757米、收集污水356户。但三川集镇面积大、人口多、污水产生量较大,还有很大一部分区域管网没有覆盖,污水没有得到收集。
  “目前,住建部门正加大推进配套管网二期工程的工作力度,待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后,将及时开展工程招投标,并启动项目建设。”罗俊华表示,在污水管网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和管理方面,住建部门将加大工作力度、多方筹集资金,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建设。
精准施策 小蘑菇做成大产业
  结束一天的羊肚菌采摘,永胜县永北镇中和村村民杜建云算了一下,虽然采摘季已近尾声,但仍采了三四百斤。几年前,农业龙头企业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当地开展带动种植,杜建云承包种植了400多亩羊肚菌,从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永胜具有食用菌种植开发的天然禀赋和生态条件,县政府联合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动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在用地、水电、交通等方面给予扶持,由丽江中源公司提供优质菌种、开展技术指导,并实施订单农业和保底回收等措施,提升了产品产量和品质。
  “在这里做工每天有80块钱,我们上了岁数,去干别的也没这么轻松。”村民李树红对在基地打工的待遇很满意。当地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了30多户群众发展林下羊肚菌种植,并以每公斤100—120元的保底价收购,周边农户还可就近到公司务工,助力全县近万名农户实现增收。
  从面上情况看,2023年,永胜县实现食用菌综合产值5.4亿元,其中6户食用菌龙头企业收购加工食用菌3050吨,实现销售收入33081万元。永胜县还采取“先种后补”的方式,每亩给予1400元至4500元奖补,鼓励更多农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力争到2025年全县发展林下食用菌仿生种植3万亩,建立林下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10万亩。
  回顾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永胜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罗树荣表示,2021年以来,永胜县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先后投入2800万元建成年产5000万棒的菌棒生产线,解决菌种产能不足问题;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永北镇长坪万亩林下示范基地供水用电等基础设施;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成立了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开展食用菌品种选育、示范和推广,并对技术骨干和种植农户进行培训,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永胜县还推出“菌子贷”、财政奖补资金等措施减轻农民种植风险,初步形成了政府作引导,企业闯市场、农民促增收的模式。2023年,参与食用菌种植的6118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还按就近就业原则,在全县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
 回应关切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节目中,永胜县各界群众代表带着关切的问题来到“金色热线·媒体问政”现场,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建议。
  “我来自光华乡,由于乡卫生院没有相关设备,我们这里的老乡受伤后还要到县级医院去拍片。目前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现场群众提问。
  熊洋表示,县委、县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今年内要通过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资源解决群众拍片跑远路问题。
  永胜县委卫健工委书记、县卫健局局长郭崑介绍,目前,永胜县已争取到沪滇协作资金35万元,正在按程序进行设备采购和DR室规范改造,并选派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技能,将于9月份投入使用,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我是程海边的村民,请问下一步县里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水质?”现场群众提问。
  “通过努力,程海水位已实现止降回升,水质稳中向好,程海湖被评为2022年度云南省美丽湖泊。”程海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剑鹏介绍,下一步工作中,将力争2025年实现每年向程海补水1.1亿立方米以上,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实施绿色养殖管控并重,确保2025年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解决畜禽粪污污染问题;加快面山修复、强化植被涵养,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率,解决水土流失污染问题;全力调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确保2025年流域内化学农药、化肥施用总量下降,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巩固提升环湖人居环境,确保2025年流域内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7%以上,解决生产生活污染问题。他也呼吁当地居民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好大家的母亲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