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夜谭|一言不合就“开盒挂人”?网暴歪风当休矣

图片
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隐私信息被肆意公开,受到煽动的网友的骚扰攻击、辱骂威胁随之而来……这就是“人肉搜索”的新变种:“开盒挂人”。一段时间以来,遭遇“开盒”困扰的,既有明星、名人等公众人物,也有不少普通民众。“开盒挂人”这种网暴行为性质恶劣、危害面广。
“开盒挂人”让人想到“人肉搜索”,但其性质恶劣程度和发生规模都可谓是“人肉搜索”的升级版。
从动机看,“开盒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借助网络的匿名性,将曝光他人隐私作为自己宣泄情绪或取乐的手段;一类是为利益所驱使,或是通过“开盒”获取流量和粉丝,或是直接将其做成一门生意,为想“开盒”又不懂相关技巧的人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
图片
网友评论
不管出于哪种目的,“开盒挂人”都是无可争议的违法犯罪行为。
违法犯罪者当然应该因自己的行为受到法律制裁,但网络暴力一旦发生,受害者身心遭受的伤害往往久久难以愈合,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案例也不鲜见。因此,打击网络暴力,要在其产生的各个环节发力,尤其要从源头切断产业链。
以“开盒挂人”为例,有人有“开盒”需求,就难免有人收集、买卖个人信息,还有人将非法获取的信息建立成数据库以供查询。因此,整治“开盒挂人”,相关政府部门、执法机关要严查个人信息泄露和倒卖,从源头切断产业链,让“开盒者”无从获得盒子的“钥匙”。
其次,平台也应自觉压实主体责任,对“开盒挂人”动真碰硬,加强用户行为管理,利用人工审核、技术监测等手段强化内容把关,严格规范用户发言,提升“开盒挂人”治理成效。
对“开盒挂人”等网暴行为零容忍,该惩戒的惩戒,该治理的治理,该防范的防范,做到上游下游全链条严控、网上网下全范围治理,才能更好守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构建让人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网络生态。
掌上春城综合整理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安徽日报、 人民日报客户端、网友评论
责编:苏昊
编审:周晓雪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