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街道探索实践多元共治,持续擦亮基层治理底色

“这路段加装好路灯了,路面坑洼破损也修复了。”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碧眼社区02微治长检查华强科技生态园凤恩路路段问题整改情况时说。而就在一周前,此处没有路灯,路面还存在坑洼、破损的情况。此类问题能得到快速解决,得益于光明街道持续深化改革,推动多元力量融合共治,逐步勾勒出基层社会治理新“画卷”,有效实现“小事不出微治圈,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多元主体参与,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今年第二季度,光明街道东周社区02微治圈协调解决了国泰花园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问题。去年年底,小区住户便向社区微治圈反映充电难、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社区微治圈接到诉求后,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彻底解决了无供电条件、无运营单位、安装需征询业主意见等多个问题。
据了解,光明街道高度重视,在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上下功夫,统筹街道领导、在编人员,以及经济、综治、城建、安监、执法等业务线人员下沉到18个微治圈,以微治圈为纽带,多元参与、协同联动。上述问题,社区微治圈联动街道业务部门、集体经济、党员、楼栋长、小区居民代表等,多方共同努力,最终使充电桩成功落地。
图片
要让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按照以往经验,存在的阻力不小,各单位各组织习惯“单打独斗”,个人习惯当“局外人”。这也正是光明街道探索实践多元共治的目的所在。
针对基层治理的这种现象,微治圈党组织发挥主导议事协商“主心骨”的作用,通过党支部委员会、党群理事会、协调会以及“微治圈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等,广泛团结小区物业、业委会、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热心人士,形成强大治理合力。
针对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热情不高的现象,光明街道每周下沉双指导员到各微治圈指导、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每周微治圈微治长通过敲门入户的“土办法”,了解并回应群众的诉求,让广大居民群众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另外,大力培养了一批来源于群众、生活在群众身边的平安员、信息员队伍。这些人的居民认可度高,对辖区情况熟悉,有利于发现居民需求,推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有机统一起来。
2024年以来,光明街道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不断深入,群众自治力不断增强,发展平安员、信息员2136名,解决了群众关切问题725个、急难诉求案件256宗,取得了实际成效,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多元共治议事平台
光明街道积极探索多元共治议事协商新路径,整合多方资源、动员多元力量,推行“一核多元”的协商议事机制。
一方面,通过推行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党群联席会,充分发挥社区党委领导作用,构建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业委会、物业企业、驻社区单位、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主体参与的议事协商机制,通过多方参与和协商,提升社区治理的效能和水平。
今年以来,光明街道开展党群联席会60余次,征求、研讨社区服务、社区治理、民生微实事项目等,进一步推动共建资源和自治力量深度参与,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党建引领、群众关切问题、基层活力提升、共建共治共享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推动了社区和谐发展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多元议事协商平台。畅通多元议事协商途径,引导广大居民群众主动反映诉求和提出意见建议,形成以光明社区为代表的“书记有约+人大代表有约”议事平台、以碧眼社区为代表的朴树下、榕树下“小板凳”议事平台、以翠湖社区为代表的“书记下午茶”议事平台、以东周社区为代表的“微协商”议事平台、以迳口社区为代表的“民声一键办”服务平台、以白花社区为代表的“民生汇 共语堂”议事平台等,打造出既有相同,又有差异的多元议事协商平台,实现多元共治,为居民排忧解难。
例如“书记有约+人大代表有约”议事平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个微治圈、16个小区居民党支部打造成常态化议事平台,每月开展1次议事活动,与各支部书记、党员、群众共商民生大小事,探讨社区建设的金点子,截至目前成功解决25个问题。
同时,这些平台不仅限于线下活动,还包括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如“书记在线”平台、“i深圳”“治理通”APP、微信群等,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治理网络。
多元议事平台的建设和运用,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还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图片
图片
创新服务项目,推动多元共治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光明街道碧眼社区率先推出“星星点灯”项目,打造了光明区首个集娱乐、学习、宣传、互动为一体的城中村“口袋公园”群。这是集中群团、市政、公共服务、社区等多方资源,携手28位政协委员“出智、出资、出力”取得的成果。
在推动此项目过程中,光明街道以问题为导向、以居民群众需求为“靶心”、以提升服务空间为目标,汇聚多元共治力量共同参与,合理规划零星空地的使用,其中研讨民生需求30余次、推动多方参与研讨方案及调研20余次、沟通现场问题60余次,最终打造出“爱心工作室”“星光广场”“弈棋星穹”“花果星探”“晋荣童梦星球”“探索星球”等服务空间,实现了服务空间最大化,同时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图片
实践证明,该项目可复制、可推广。光明街道因地制宜实施“一社区一特色”,对各社区城中村零星空地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提升,希望能为城中村环境改造提供“光明样本”。近期,将在光明社区、翠湖社区完成类似项目建设,并逐步推广到街道全部社区,形成多元共治,为居民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接下来,光明街道将进一步深化“多元共治”模式,鼓励更多社会组织、企业及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并通过智慧建设等方式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打造多元共治、基层善治的“光明样本”。
文、图|于木子 黄炳锐 张熔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