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荣的广州对“高仿假货”不会姑息

图片
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广州火车站周边地区存在销售“高仿假货”问题,广州市高度重视。6月16日上午,广州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广州火车站周边地区侵权假冒专项整治联合工作组,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越秀区、白云区属地街道办事处等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所谓“高仿”,是指根据仿制对象的原有外形、材质、功能而制出的仿冒品。对这种仿冒品,无论进行什么样的话术包装,都改变不了其实质,即属于侵权假冒商品。生产出售涉嫌侵权假冒商品的行为,需要承担法律后果,轻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重则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高仿假货流通于市场,既是对消费者的愚弄,也侵犯了正品制造商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长远来看,高仿产品这种违法行为更打击了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但会抑制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由于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可能导致市场诚信意识淡化,增加正规商家的经营难度,进而降低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率。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对高仿产品这种违法行为的危害性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难以容忍。但是由于高仿假货生产方式隐蔽、仿制技术日益提升致使鉴别不易、网络销售渠道广泛等原因,打击高仿假货的难度实际上也在增加。
广州对高仿假货问题的重视由来已久。
一方面,动员了多种监督力量。今年3·15前夕,广州媒体记者通过暗访发现,所谓海外代购奢侈品已形成“假代购”产业链,从商品包装到物流信息,都是一场精心设置的骗局。这些代购、微商以不到正品十分之一的价格进货,再花几十元获得一套高仿包装和票据,最后从快递“异地上线”服务商处定制假物流信息,就可以把假货以正品价9折左右的价格出售,攫取巨额利润……
另一方面,加大打击力度。6月14日,广州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白云区“双打”办,与国家、省同步开展集中销毁侵权假冒商品行动。本次销毁行动采取清洁化、无害化处理方式,集中销毁450吨侵权假冒商品,涉及服装、箱包、汽车配件、化妆品等多个种类,总货值超5000万元。
在这次媒体报道广州火车站周边地区存在销售“高仿假货”问题之后,广州有关办案单位立即兵分多路,开展拉网式排查。据悉,所有涉案商品已被依法登记保存,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相关案情将进一步展开核查处置。
以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强市为目标的广州深知,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就不能对高仿假货有任何姑息。针对媒体这次报道的问题,广州态度鲜明、行动迅速,遵循的显然是一以贯之的逻辑。
鉴于以往打击高仿假货的经验和新冒出来的问题,强化打击侵权假冒联合执法机制势在必行,与此同时,紧盯源头和物流环节应该是接下来的重点。
销售假货者可恶,而祸首则是上游的生产厂家,必须从源头上铲除造假厂家,依法予以严惩。伪造物流信息,是物流行业的顽疾,通过协助伪造物流信息,让消费者认假为真,在销售高仿假货产业链中,一些物流公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帮凶”角色,因此强化物流环节侵权假冒整治同样刻不容缓。
以创新为荣,以仿冒为耻,有理由相信,在斩断非法利益链条之后,过去存在问题的一些专业市场会逐步走上转型发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