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细节表达诚意,一部剧唤醒2000年残留记忆

作者:陈小满
在坊间广为流传的清华大学校长推荐书目里,有一本书叫做《瓦尔登湖》,《瓦尔登湖》里,有一句经典名句广为流传——一个人能够放下的东西越多,他就越是富有。《玫瑰的故事》背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非原著党,笔者这里专指剧集)。
图片
《玫瑰的故事》热播
从6月8日台网高调开播到现在剧情过半,电视剧《玫瑰的故事》一面以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回望从2000年代起,以黄亦玫、黄振华、苏更生等为代表的一代人的成长故事,另一面,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射着当下社会中快节奏、奶头乐,甚至越来越局限的大众精神走向。这其中没有跌宕起伏,也没有高潮迭起,独独在真实到令人沉浸的平淡氛围中娓娓道来,使观众每每停下来思考时,都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细节表达诚意,一部剧唤醒2000年残留记忆
说一个软件名字:豪杰超级解霸。两千年代混迹网吧沉迷于各类端游,曾经抠搜着舍不得吃饭,省钱买游戏点卡的观众老爷们,有没有会心一笑?答案是必然,这个软件堪比现在的某音,是流媒体和播放器之王,在那个盗版横行的年代,不知道滋养了多少文艺青年。当《玫瑰的故事》中,超级解霸的图标赫然出现在电脑桌面上的时候,“爷青回”三个字便跃然眼前。
图片
电脑桌面上的“豪杰超级解霸”让观众梦回2001
当然,这部剧的细节远不止这一个,比如QQ,随着剧情时间的更迭,每次QQ软件出现在屏幕上的版本都不一样,头像、UI更新细致,令人咋舌,就差把珊瑚虫和360都放上去了(关于360和珊瑚虫的梗请自行查阅,精彩程度堪比电影)。再比如那个年代的手机之王诺基亚,在目前播出的进度里,时间跨度从2001到2007,囊括了诺基亚8250、3100、7610、8800多个手机型号,除此之外,服装、街景、交通,甚至是发短信时刘亦菲偶尔被唤醒的“九宫格盲打”天赋,无一不透露出剧组的良心,KPI完成度之高,绝对值得加鸡腿。
图片
《玫瑰的故事》中出现的各类“机皇”
按道理讲,服化道还原是一部剧的职责所在,原本算不上诚意,但是在近几年来,电视剧集粗制滥造、一言不合就穿帮的大环境影响下,还能疯狂追求这些细节,已经算得上是“大大的良心”。毕竟就算火爆如《狂飙》,也在90年代的音像店里出现过2001年音乐专辑呢。
图片
热播剧《狂飙》穿帮镜头
真实,真实,真实,重要的点编剧写了不止三遍
真实是《玫瑰的故事》所以男女观众通吃的另一个原因。
前面说过,《玫瑰的故事》剧集里面并没有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浓烈剧情,而是专注于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平淡的生活。当然,这种所谓平淡生活,很大程度上是观众以旁观者的角度,以过来人的眼光来看的。
然而这种“过来人”又对年龄的限制不那么严格,比如说二十出头,刚刚经历过初恋伤痛的年轻男女,能从黄亦玫和庄国栋身上看到自己初恋的失误,对庄国栋“道歉道得快,犯错犯得勤”的槽点嗤之以鼻;三十而立,沉溺在“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疲惫中的观众,又能从黄亦玫和方协文的感情中,体味到爱情在柴米油盐中逐渐消磨殆尽的无奈,然而真正的生活,原本就不需要处处都是高潮。
图片
“果冻”式道歉,道得越快,犯得越勤
根据剧透,后面黄亦玫还会遇到她的Soulmate和年下,又可以让身处那个阶段的受众共情。甚至不只是观众,就连女主回望过去,怕是也对此前纠结不休的问题,忽而哑然失笑。这就是所谓成长、切切实实的、真正的成长。
图片
玫瑰在“男人夹缝”中的成长路径
在这方面,主创人员,尤其是编剧下了不小的功夫。剧中重要的节点,也受当下流行的表达方式影响,进行反复强调。譬如在和庄国栋一章时,屋子里那面墙,从照片墙到红酒墙,到变成粉色的玫瑰再到被涂抹掉,一直到庄国栋求而不得地上演“寂寞抠墙皮”戏码。再譬如由于方协文和苏更生有自卑的共性,剧集中时不时地让苏更生提提这件事,来夯实这种自卑印象。须知自卑身后,紧跟着的是压抑的情绪,而怀有压抑情绪的人,一旦打开宣泄的阀门,就如洪水猛兽一般,可怕得吓人了。这也为后续二人感情破裂,埋下很大的伏笔。
图片
“老戏骨”墙壁四连
因此编剧老师绝对是既掌握了传统技法,又紧跟时代的高手,该铺垫铺垫,该放大放大,一点都没有拖泥带水、胡乱编造的嫌疑。
你想拥有玫瑰吗?请先崩坏你的精神家园
好了,剧集夸完,接下来开始上价值。
两年前小破站上曾经有一则火遍全网的视频,叫做《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短片里的二舅所以能治好作者的精神内耗,很大原因,是二舅拥有很多的人都难以企及的精神家园,所谓“先医己心,后治百病”,如此而已。在这点上《玫瑰的故事》与《二舅》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或者说更占优势的是,《玫瑰》有足够长的篇幅和足够多的细节来把这件事讲明白。它不仅讲了黄亦玫精神家园的存在,更讲了她在与原生家庭和四个男人的情感故事中,自己的精神家园从崩坏到修复,再从修复到重组的整个过程。
图片
可以治疗精神内耗的《二舅》
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他所做的一切选择,只是往更安全的地方去而已。黄亦玫如此,庄国栋如此,方协文如此,黄振华、苏更生,乃至白晓荷亦如此,放眼我们自己,大都也逃不开这个定律。
然而别害怕,这并不是什么悲苦的事,如同佛说“若要放下,需先拿起”,玫瑰的可爱之处,恰恰在与她每一次拿起时都All in(全情投入),而在放下的过程中又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换句话说,她从来不害怕“崩坏”自己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去经历、去受伤,去不顾一切地全情投入,崩坏、修复、重组,如此往复循坏,她的精神家园才真正成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变成人间清醒。这是处在现实社会,尤其处在是圈层文化越来越盛行,彼此之间坐井观天、不闻窗外的当下社会中,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精神家园。
图片
真实而热烈的人间清醒--玫瑰小姐
如果你读懂了《玫瑰》,理解并共情了玫瑰,并且朝着玫瑰的方向走下去,那么你就不再需要拥有玫瑰,因为你就是玫瑰。
禁止非法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