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减重20斤猝死,拳击赛场外的残酷“秘密”

图片
2024年6月,全国少年(U16)拳击锦标赛现场。图文无关。视觉中国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大一学生小许(化名)的生命遗憾地停留在18岁。其门诊病历显示,小许2024年6月9日中午倒在学校寝室,送医抢救半小时仍无生命体征,死因初步诊断为“猝死”。在过去的4月28日至6月6日间,为了备战拳击赛,他由60.85公斤减到50.90公斤,减重近20斤。
小许家属在社交平台提及,小许5月18日在校期间,曾因训练不舒服,被120送至医院抢救,此后返校持续训练。在减重过程中,他曾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炎及低钾血症。
备战拳击赛为何需要高强度减重?这样的高强度减重缘何致命?
差不多是“能参加的最高水平比赛”
有着15年训练年限的拳击运动员金扬城称,高强度减重通常是为了压比赛级别。
“只要有比赛都是要减体重的。”金扬城提到,比赛分不同公斤级别,自己平时正常体重在70至75公斤,但比赛级别是在61公斤和63公斤。为了达到比赛需求,他在2024年5月也进行了高强度减重,用一个月时间,从78公斤减到62公斤,减重近32斤。“我是运动员出身所以都习惯了。”
压比赛级别是为了获得竞技优势。中国自由搏击国家队教练杨家帅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参赛者如果减轻体重去下一级别,身高、臂展、力量都会获得一定优势,“属于降维打击”。
他介绍,除了儿童搏击(拳击)比赛以外,成人锦标赛及职业赛参赛降重情况均很常见。锦标赛与职业赛的不同之处在于,职业拳击(搏击)比赛通常赛前只称一次体重,称重时间与正式比赛往往间隔24至48小时,这时候选手补水或者开放饮食吃东西,之前掉的体重就会回来。
杨家帅举例,假设比赛打的是112磅,选手平时体重可能是140磅,他会脱水减重,在称重时间降到112磅,通过后恢复饮食。赛时体重恢复到140磅左右。“那么他等于是用140磅的力量和身高,降维打112磅比赛。”他还补充,全国锦标赛要求比较严格,每天都要称重,“相对而言脱水不会像职业比赛那么夸张”。
图片
小许发布在社交平台的体重记录。网络截图
小许备战的是2024年全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将在2024年6月19日开赛。根据比赛设置,他参加的是丙B组(高水平B组)。
杨家帅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多次带队参加辽宁省、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他介绍,丙B组别对应着以拳击专项考入体育学院、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他分析,通常拳击专项水平高的学生考的都是体育大学,譬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考入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不会有太高水平”。
在杨家帅看来,对于小许这样就读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全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差不多“就算是能参加的高水平比赛了”。他介绍,理论上,这些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全国拳击锦标赛与冠军赛,但是就他们的水平而言,去这类比赛也不容易拿到成绩。因为参赛者不但有各省专业队运动员,还有在北体、上体就读的已经取得一定全国成绩的运动员。
而参与全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他们有可能拿到成绩。“因为这里没有省队运动员。参加过全国锦标赛冠军赛的成人高水平运动员被分配在了丁组(超级组)。”
减重人群的常见病
在上述拳击赛中,男子7个级别分别为:46至51公斤、51至57公斤、57至63.5公斤、63.5至71公斤、71至80公斤、80至92公斤、92+公斤。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小许参加的是7个级别中最轻的:46至51公斤级别。
为了符合这一比赛级别,小许进行了艰苦的减重工作。生前的几条朋友圈记录着他的备赛经历,6月1日,他发了一盒氯化钾缓释片的照片,配文:又是靠钾片续命的一天。
6月6日,他晒出近39天的体重变化图,曲线下降趋势明显。小许还分享了自己拳击训练时的照片,称自己“变人干了”。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条动态,悲剧在三天后发生。
图片
2024年6月6日,小许发布了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信息。网络截图
金扬城也曾对高强度减重心有余悸。2015年6月,他参加了自己的第一场职业比赛。为了参加这场四回合的69公斤级比赛,必须先将体重降下来,仅一个月,他就降了40多斤。“减得都虚脱了,”他说,“但一想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咬牙坚持下来。”
杨家帅提醒,降重出现副作用的事故不算罕见。2015年,中国综合格斗运动员杨建兵就是降重脱水过度去世;2017年3月,英国泰拳手乔丹·考也因降重过度中暑身亡。
小许减重过程中,被诊断患低钾血症。这是血钾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由于摄入钾过少,或通过汗液、尿液、胃肠道排出钾过多等原因导致。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偏食、减肥,或长期大量呕吐、腹泻患者。
注册营养师刘又姣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低钾血症主要会出现乏力症状,进而出现心率加快甚至心脏骤停。减肥期间患低钾血症较常见,主要是节食缺钾及运动大量出汗后钾流失双重作用导致。低钾血症在临床上是急症,轻度时可以口服食物、药物补钾,重度则需要尽快静脉补钾。
刘又姣注意到,小许之前的病历显示,医生有开口服补钾片“补达秀”,也建议住院,但是小许拒绝了。
小许在减重期间猝死,具体死因及与低钾血症的关联性,需要通过病理解剖等方式确定。
“孩子够苦了,我们不舍得。”小许家属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小许定于6月18日出殡,想让他安安静静地走,不会接受尸检。
南方周末记者 高伊琛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东绚
责编 谭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