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壁垒、完善融资、免申即享 河南出台“民营经济31条”

大河网讯 贡献5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的税收收入、90%以上的新增就业,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进一步优化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7个方面31条政策举措,以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   
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解决“市场的冰山”
UU跑腿,一个专业的同城即时生活服务平台,隶属于郑州时空隧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截至今年3月底,UU跑腿注册用户突破6000万,注册商户突破300万,注册跑男突破780万。”UU跑腿创始人兼董事长乔松涛日前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
UU跑腿的发展,离不开河南营商环境的沃土。乔松涛表示,UU跑腿会持续为更多的灵活就业群体创造就业机会,也将持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竭力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郑州时空隧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经营主体总量为1094.03万户,同比增长5.75%,其中民营经济主体为1069.4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773.7万户),占比97.7%。
民营企业获得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优化营商环境是重中之重。
《实施意见》提出,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要素保障和权益保护机制,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为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要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行为保全等制度;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监管模式,在严守质量和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留足发展空间。
“《实施意见》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其中,着重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方面解决‘市场的冰山’。”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疏通融资堵点
  “太好了,这笔钱可是及时雨,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近日,新县豫南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因松激动不已,他正盘算着将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质押融到的资金如何用于扩大产业规模。
新县葛根研究中心作为“新县葛根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人(权利人)完成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手续,新县豫南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企业,获得了中国银行信阳分行134万元授信。这也是河南省首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融资业务。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老问题,对老问题要有新思考、新举措。
《实施意见》提出,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对生产经营正常、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贷款按市场化原则提供接续融资服务,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加大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力度;健全拖欠账款投诉处理和信用监督机制,对恶意拖欠账款案例依法依规予以曝光。
  在用地供给和用能保障方面,深化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出让改革;鼓励工业企业合理优化调整生产时序错峰用电,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储能项目,综合降低用电成本。
同时,畅通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在民营企业中探索实行“以薪定才”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人才飞地”。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完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卫华集团是起重机产业的龙头企业,在第九届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上,卫华集团带来的空间机器人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空间机器人搭载了WEIHUA起重管家、AlCrane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无人化操作……据卫华集团董事长李国强介绍,卫华集团重视科技研发,作为行业领头羊,他们将集团年销售收入的4%~6%投入研发领域,拥有北京、上海等7个研发中心,1200余名研发人员,授权专利1400余项,建成33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目前,卫华集团的产品已远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位于河南郑州的卫群科技公司是河南省唯一一家专业的集物理防伪和数码防伪为一体的防伪标志生产企业。“我们公司每年为全国客户提供全息防伪材料超过200万大箱,折合成防伪标识约150亿枚,同期也为多国政府累计超百亿印花税票提供了全息防伪产品。”卫群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王绍军介绍,“科技创新是我们的头号工程,公司产值已连续3年实现12%以上增长,当前我们已实行全天轮班生产,开足马力赶订单。”
图片
卫群科技公司
数据是最有力的佐证。2023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2万家、2.6万家,同比分别增长18.66%、19.06%。
  为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落实在豫企业购买省外先进技术成果奖补、技术转移奖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工作,打造一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实施意见》还提出要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拓展海外业务;引导民营企业主动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境外创新成果返豫产业化。
专家观点丨多措并举推动河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河南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为重点,在全省各行各业正催生出一股强劲的势力,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袁金星表示,目前河南全省正处于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民营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
袁金星认为,要多措并举推动河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促创新重投入强培育,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通过银企合作、政府引导基金、科技信贷等方式,引导民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和成长帮扶机制,促进各类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带动提升。
坚持防风险攻主业促转型。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将发展重心放在主业上,并循序渐进推进多元化发展,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与主业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实施“万企上云”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鼓励民营企业向智能制造、新零售、新消费等新业态转型升级,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
坚持强队伍优环境畅渠道。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全面推行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服务模式。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党建引领企业帮扶工作机制,落实首席服务官(员)制度,开展产融、产销、产学研、产业与人才等精准“四项对接”活动,同时市场化、社会化解决企业资金、技术、市场和用工人才等方面的共性问题。(文/李连凡 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