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反诈“协奏曲” 守好群众“钱袋子”贵港公安全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原标题:奏响反诈“协奏曲” 守好群众“钱袋子”贵港公安全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 本报记者 吴良艺
□ 本报通讯员 王 宁 叶小燕
1个月内连打8个为境外电诈团伙提供“吸粉引流”服务的窝点,抓获24名犯罪嫌疑人,查扣作案工具手机110部、电脑15台……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公安局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火力全开、捷报频传。
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危害严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近年来,贵港市公安局依托“警情日研判”和反诈日调度机制,聚焦本地实际,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2024年1月至5月14日,全市电信诈骗案件立案同比下降51.8%,破案同比上升172.8%,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125.63万元。
“您好,我这里是贵港市反诈中心,您刚刚接到的可能是诈骗电话……”5月23日,在贵港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通话铃声此起彼伏,反诈劝阻员在座位前,时刻保持紧张状态。在反诈劝阻员旁边,三大运营商、各大商业银行的派驻人员正实行专人、专线值班实战化运转。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靠单个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实现精准防治。贵港市持续推动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反诈,推动市县乡三级联席会议机制高效运转,并依托“网格+警格”双格融合机制,建立市、县、所、网格员四级预警体系,依托国家反诈中心预警等系统平台,精准开展预警劝阻工作。同时,贵港市公安局加强与通信、金融行业的联动,积极推动三大运营商、各大银行落实防控工作,全面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统筹、公安主战、行业部门监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诈格局,奏响反诈“协奏曲”,守好群众“钱袋子”。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以后,被骗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还是被骗钱款能否追回。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电诈案件打击效能,为群众最大限度挽回损失,是我们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难题。”贵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李勇志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
难题如何破解?贵港市公安局以“六必”(每线必核、每案必研、每案必侦、每人必研、每逃必追、每赃必缴)工作机制为核心,由市反诈中心强化统筹协调作用,各分县局成立劝投小组,对受损资金展开应追尽追,全力推动现案侦破。
“通过各劝投小组分兵作战,每个小组负责一片区域集中打击的形式,能够有效克服警力有限、异地作战、涉案人员分散、路途遥远等诸多不利因素。”贵港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陈祖升介绍,今年1月至5月14日,贵港市打击现案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58.9%。
与此同时,贵港市公安局始终保持对本地黑灰产窝点、“两卡”等各类线索的高压严打态势,做到露头就打,严惩不贷;对重点案件深挖扩线“增效打”,对幕后金主、技术员追踪溯源“透彻打”,对诈骗团伙立足境内“全链打”。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尤为关键。在反诈预警强化工作中,贵港市公安局采取对预警对象进行电话劝阻,并辅以短信提醒。针对高危预警人员,实施面对面劝阻,确保有效防止其受骗。今年1月至5月14日,共劝阻26.71万人次,日均劝阻1978人次。
在反诈宣传工作中,贵港市公安局依托平安建设驱动,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工作,利用公共窗口全面铺设,打造反诈早班车、所长、队长、警花说反诈等“线上”反诈品牌。同时,“线下”在菜市场、商超等人员密集区域,构建反诈阵地21处,同时,实现全市酒店反诈宣传全覆盖。
“我们将继续紧盯电信网络诈骗突出问题,统筹推进‘打防管控宣’各项工作,全力打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这场硬仗,更好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贵港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刘晓华说。(吴良艺 王 宁 叶小燕)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