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暴雨来了:今年梅雨将非常凶猛,长江一带需特别警惕

这几天,我国的主暴雨带始终围绕着南岭-武夷山来回摆动,华南和江南南部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雨量屡创新高。其中暴雨中心有三个,一个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一个在广西北部,还有一个在福建西南部和广东东北部。
图片
其中福建建阳黄坑镇6月9日以来,累积降雨量已经突破1000毫米,浙江庆元暴雨红色预警生效了50多个小时。广西桂林在15日和17日连遭两次特大暴雨,永福和兴安两地雨量超过400多毫米、过程总雨量逼近一千毫米。16日凌晨开始,大量暴雨云团进入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带,随后就陷入停滞状态,当地凶猛的暴雨连下20个小时。
图片
广东平远国家站日降雨284毫米、位列当地历史第二强,福建上杭233.9毫米打破当地纪录;梅州全市最大降雨量达到375毫米,福建武平局部12小时411毫米,龙岩全市五分之一的面积出现特大暴雨;考虑到龙岩梅州两市有许多气象站失去联系甚至被冲走,最大雨量可能没被记录到。
图片
如此天量的雨水,落地即化为滔天洪流,西江、北江、闽江、韩江等相继发生洪水,上百个水文站一度超过警戒水位。流经武平、蕉岭的一条小河石窟河爆发出5700立方米每秒的创纪录洪峰、是同时间黄河三门峡段流量的5.3倍、重庆主城区长江流量的一半。洪峰正沿着韩江南下,后续过境潮州时有可能成为当地1964年以来的最大洪峰。
图片
这场暴雨是一个信号。从这场暴雨开始,广东中南部的龙舟水暴雨正式宣告结束,6月17日下午起,广东沿海已经出了大太阳,未来还会连续阳光普照;也正是从这场暴雨开始,长江流域的梅雨正式开始,我国的主暴雨带将迅速从南岭-武夷山一线,北抬到贵州-广西西北部-湖南以及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此前,浙江南部、江西中南部已经入梅,而浙江北部、上海、江苏中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西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将于6月19日入梅。
图片
和以往年份相比,今年的梅雨将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是非常典型。近年来,副高和西南季风在初夏时很不稳定,所以长江流域的梅雨往往呈现出典型的非典型特点,经常在不该梅雨的时候连续下雨,该下雨的时候又炎热高温,该炎热高温了又下雨,梅雨带不成形,非常不像样子。但是2024年,长江流域梅雨将是教科书般的标准,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将是6月19日标准时间入梅,梅雨来之前晴朗,梅雨来时就连续下雨,梅雨走后暴晒高温,梅雨带将是非常规则的带状。
图片
第二是非常凶猛。目前西南季风很强,南海、西北太平洋海温都大幅偏高,我国南方的水汽输送非常强;这次副高是顶着活跃的西风带北抬的,副高北侧会有一条急流带;副高北抬的同时,冷涡不断抛下弱冷空气渗透南下。正因为此,这次的长江流域梅雨带,会窄而集中,对流性明显,梅雨带所到之处会有频繁的暴雨大暴雨,甚至局部特大暴雨,也会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图片
第三是总量很大。在西风带的长期压制下,今年4月到6月中旬,副高北缘始终在广东沿海附近,非常稳定,这也就造成了广东史无前例的超长潮湿、超长暴雨。而接下来,副高北抬之后也会非常稳定,因此6月19日之后,雨带将长期在长江流域摆动,广西最北边、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南部、上海以及浙江北部将持续强降水,个别地方总雨量可能会接近或打破历史同期纪录。
图片
正因为此,接下来梅雨带上的长江流域各支流需要做好防洪准备,梅雨带上的城市需要做好防内涝准备。而广东、福建、广西中南部、海南、台湾将逐步受副高的完全控制,阳光逐渐普照,转为湿热桑拿或酷热高温天气。尤其是福建,可能很快就要逼近40度。而在冷涡影响下,东北依然强对流不断,华北仍以干热和雷雨交替为主,河南大部、山东、河北中南部的旱情还会继续。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