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露营遇洪水,东北小伙提前撤离:半夜好心人敲车窗

“第一次在外旅行遇到这样的情景!
半夜两点钟撤离去高地……”
6月16日
强降雨造成广东省梅州市多地内涝
正在梅县区旅行的短视频博主
经历了难忘的一夜
好心人敲车窗提醒游客及时撤离
博主“印记走中国”来自辽宁,今年春天一个人驾车来到广东旅行,一个多月以来,细致游玩了梅州多个县区。
6月16日,梅州全市被降雨回波覆盖,局部地区有暴雨,甚至特大暴雨。此时他正在梅县区松口古镇,原本已经对广东的雨水有些“习以为常”,计划当晚也跟前几天一样,把车停在游客中心的停车场露宿。但他没想到,暴雨造成了洪水。松口古镇就在紧邻梅江的下游,水位逐渐上升。
“我不是本地人,我也没有他们的群。”他告诉南都记者,当时,自己只注意到有很多车辆驶过,没意识到那是镇上的人正带着家当撤离。多亏一位穿着拖鞋、白色短袖的热心大叔,看车牌判断出他是游客,就专门骑着摩托车过来,敲他的玻璃窗提醒:“我怕你睡得水来了你都不知道,那边街上的人全部都往上面搬了,赶紧撤离吧。”回忆起来,他有点可惜,没留下大叔的联系方式。
图片
自驾游客“印记走中国”原计划把车停在梅县区的松口古镇过夜,6月17日清早,这一带已有较高的积水。
6月17日凌晨离开之前,这名博主拍下了松口古镇的街景:“水位都把街道给淹没了,人已经都陆续地撤离了,镇上陆陆续续的全是撤离的车辆……现在游客中心停车场这块儿已经有积水了,太危险了……”按照大叔的建议,他连夜撤到了镇政府一带,并在附近找地方停车过夜。
17日上午,该名博主上传分享了拍摄的实时画面。评论区有很多牵挂家乡的网友通过他的播报了解水情,也有当地人指引撤到何处相对安全。
他告诉记者,听闻松口镇是“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他有很多景点想去,计划等洪水褪去之后继续拍摄古镇。“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希望这里早日恢复往日!”
直升机挺进“孤岛”救援
17日,梅州平远县泗水镇、仁居镇、东石镇、蕉岭县南礤镇、梅县区松源镇等多处发生山洪、山体滑坡。
6月17日,梅州市平远县泗水镇大新村因暂未能疏通道路,只能通过直升机运送物资和人员。南方+记者在不影响救援的情况下,跟随直升机来到现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受强降雨影响,群山环绕中的泗水镇大新村于16日晚6时起,完全与外界断联。17日上午,在平远县应急局的申请下,省应急厅紧急支援3架直升机支援泗水镇救援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河流湍急,四处有山体滑坡。一队救援队员正在争分夺秒寻找被埋人员。“这里是一排三户人家,从半山腰冲滑下来。”救援队员介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昨天(16日)大雨一直下,下午5时许就发现河水上涨了,漫上了公路。”大新村村委会副主任黄桂庆介绍,大新村有4个村民小组60多户村民,常住人口80多人,主要为留守老人。“涨水速度非常快,我们发现不对劲,挨家挨户敲门,让他们转移到村委会。”
图片
黄桂庆介绍,20多人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转移到地势较高的村委会。但很快他们发现水也漫进了村委会,一群人紧急转移到2楼。“到晚上8时30分,水位最高,低洼处大约有3米,在村委会也有1.8米左右的高度。”
图片
晚上10时许,待村委会的水慢慢退去后,村干部带着村民从村委会转移到了平地上。“因为已经看到附近一些地方山体滑坡,掩埋了房屋,所以转移到不靠山的平地,比较安全。”
图片
村民们相互依偎,度过了无电无手机信号的漫长一夜。
天微微亮,黄桂庆带着村民回到地势更高的他家里,让家人为村民准备了早饭。而他凭着对村庄的熟悉,沿着小路爬到山顶,终于获得了一些手机信号。他凭着微弱的手机信号与村民在外的家属联系,一一向他们报平安。
图片
17日上午10时许,第一批救援人员乘着直升机来到村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救援人员到村中。村民们的心也逐渐安定下来。“他们来了我们就感觉有希望了。”黄桂庆说。
图片
17日下午4时许,此时大新村里的救援人员已有30多人。他们既有来自梅州、潮州消防救援支队人员,也有来自韶关南雄的应急救援协会人员以及曙光救援队的人员。
图片
“我们全程徒步12小时,下午4时许到达大新村。”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白渡特勤站消防员周桢武说,他们于17日凌晨4时结束在平远县东石镇的救援工作后,接到通知徒步前往泗水镇开展救援。“因为一路上道路不通,我们只能沿着盘山公路到泗水镇。”周桢武介绍,前往泗水镇的先锋队共7人,途经东石镇时,他们还解救了一位因山体滑坡被困半山腰的路政人员。
图片
泗水镇先锋队员一路上遇到不少山体滑坡和被困人员,他们一边开路,一边报告路段被困人员情况,历经12个小时终于抵达泗水镇。“来不及休息,马上投入救援。”
17日晚6时许,大新村又下起了滂沱大雨,抵达人员还在进一步紧急救援中。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