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广东一地这样赛龙船!专访背后的造船老师傅

全文2310字, 阅读约需7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广东阳江江城传统龙舟采用逆水行舟方式,与当地漠阳江的水文情况有关。

02江城传统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人周世赏,已制造传统龙舟和国际龙舟共70余条。

03周世赏在造船过程中,对选料、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和丰富的经验。

04为了提高龙舟的稳固性,周世赏在龙舟制作过程中采用了梢木和更薄的木材。

052024年阳江(江城)逆水龙舟大赛上,东砵白须队使用新龙舟获得第三名好成绩。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
又是一年龙舟竞渡时。
“逆水赛舟”是广东阳江(江城)龙舟的特色,江城传统龙舟也因此自成一格,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制。阳江“造龙舟”世家的第九代传人周世赏,是江城传统逆水龙舟制造技艺传承人之一。
造船似乎融入了周世赏的基因。6岁起跟着父辈学艺,年逾古稀的周世赏与龙舟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从艺40年来,他制造传统龙舟和国际龙舟共70余条,见证了逆水龙舟沿着漠阳江水域自南向北逆水而赛,中流击水、百舸争先的一个个瞬间。
从事龙舟制造40年
至今已制造龙舟70余条
清道光《阳江县志》载,阳江“自初一至初五棹龙舟,箫鼓喧阗。亲友相邀,结彩船游玩。备采物,放锦标,视先后为胜负。两岸老幼聚观,至晚始散”。
阳江的龙舟很特别,在于其是“逆水龙舟”。这绝不是为了自我增加“难度”。据了解,这与阳江辖内漠阳江的水文情况有关联。漠阳江平时的水深不够,划船时船桨易触河床,有安全之虞。要想江水达到一定深度,只有等到海水涨潮时,但海水涨潮时水流非常快,顺水划舟容易因把控不住速度而翻船,因此,逆水行舟就成了最“顺理成章”的选择。
造船业是阳江一个古老、规模较大的行业,在阳江,有不少造船世家,周世赏所在的周氏家族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周氏家族以造船为生,自清朝初期从东莞迁居江城,承袭当地造龙舟工艺,并根据阳江江城的水域特点及传统逆水龙舟比赛模式对本地龙舟进行改良。
“我家世代造船,我从小生活在船厂,6岁起便跟随着爷爷和父亲学习造船,造船也成了我从小到大的爱好。”周世赏回忆,在爷爷和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十几岁就掌握了造船技术。
1976年,29岁的周世赏进入江城造船厂工作,在厂里负责渔船及运输船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由于当时擅长船体图纸设计的工作人员较少,周世赏便自学绘图和计算。对船体图纸设计的掌握不仅让周世赏的造船技艺愈发熟练,也为后来制作龙舟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84年阳江恢复端午龙舟竞渡,我父亲当时75岁,已经从船厂退休,当时他主动站出来承担造龙舟任务,带领我以及江城造船厂的工人们一起制作龙舟。”这是周世赏第一次真正制作龙舟,他对此印象深刻,“当时我们日夜赶制,终于在5月20日将四条龙舟全部造好。”
图片
周世赏及其制作的龙舟模型。受访者供图
自那以后,周世赏一直从事龙舟制造,至今已有40年,已制作传统龙舟和国际龙舟共70余条。“多的时候,我一年就造了8条龙舟。”周世赏笑道,“退休后我也还在制作龙舟模型。”
造一艘龙舟需30多道工序
每道工序他都细细打磨
“江城龙舟是平底板,横向密隔舱板,纵向以甲筋为主的纵横向骨架结构型式的木质龙舟,由龙头、附斗、龙颈、龙身、龙尾五部分构成。”周世赏告诉记者,江城传统龙舟自成一格,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制,“江城龙舟各项数值是固定的,龙舟船身长30.24米、中部宽1.2米,全舟共乘坐48个桡手,不像其他地方根据桡手的人数来定船身长度。”
谈及江城龙舟与其他地方龙舟的不同之处,周世赏还指出,江城龙舟的甲根更粗,横截面接近方形,而外地龙舟的甲根是扁板形的。此外,江城龙舟每个隔舱都安装隔舱板,大艕驳口两边要跨两个舱壁板“扣争”驳口井要打孖木加强。
龙舟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道工序。周世赏如数家珍介绍道,“制造一艘龙舟从第一道工序选料开始,经过开料、拼接底板、底板取形、打枕、钉里外花艕、扎龙骨、装龙头龙尾等等3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序都需细细打磨。”
选料是制造龙舟非常关键的一步。对于龙舟制造师傅来说,选择合适的材料直接关系到龙舟的质量、耐用性和竞渡性能。周世赏在选料方面有着严格的标准和丰富的经验。
“以前龙舟使用的是柚木,船体重,行舟阻力比较大。现在我们采用的基本都是梢木,这种木头材质密实、坚韧耐腐且不怕潮湿,制造出的龙舟船体更轻,很适合打造龙舟。”周世赏说,“而且选择的木材长度一定要超过13.8米,因为船身30多米长,木材短了接口就会多,接口多船体就不稳固。”
逆水竞渡,要求龙舟要有更高的稳固性。“因此接口一定要少,一般是左右各一个,且两侧接口位置一定要错开,这样能够提高船体稳固性。”周世赏说。
造龙舟,最关键的是起固定作用的龙骨。“龙舟的龙骨由三段木组成,中间用‘龙骨锲’连接起来,打‘龙骨锲’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这样龙舟在水中行驶的速度才会比较快。”周世赏介绍,“一条好的龙舟要兼顾稳固性和适航性,以龙骨为例,龙骨越粗船的稳固性更好,但船重了,吃水太深又影响竞速。”
制造龙舟时,根据木头密度的不同,每条龙舟各个部位的尺寸、比例和弧度都不同,丝毫的偏差都会影响龙舟的性能,每次造龙舟周世赏都会在原有的图纸上修改,重新设绘、放样、计算,同时详细记录具体数据,不断总结经验。
“开龙颈是制造龙舟最困难的一个步骤,龙颈开得好,船形就好。”周世赏说,“在图纸上,我记录下的龙舟龙颈的20多个数据都一致,几毫米的偏差都没有。”
周世赏介绍,制造龙舟中还需要考虑各种摩擦力。“以前漠阳江水深,龙舟船型更适应深水竞渡。如今江水浅,行船摩擦阻力增加,还有船体下沉、偏转跑舵等现象发生,船型设计也随之有所变化。”
周世赏表示,经过逐代改良船身各构件用材规格、船头船尾及底板的形状和弧度等,江城龙舟相比以前,重量降低,吃水更浅,摩擦阻力更小,破水、消水效果也更好。
时隔38年
为东砵白须队再造龙舟
3月初,江城东砵白须队找到周世赏,请他再造一条龙舟。周世赏告诉记者,东砵白须队的上一条龙舟制作于1986年,同样是由他制造,至今已使用38年。
“一条龙舟一般可以使用上十年,东砵白须队的龙舟使用了38年,龙舟的性能下降,所以要再造一条新龙舟。”周世赏感慨,“时间太紧,但他们信任我,将这个造新龙舟的任务交给我,由我设计图纸,带领其他三名造龙舟师傅共同完成。”
图片
东砵白须队使用新龙舟参与端午龙舟竞渡。受访者供图
用时两月余,5月13日,东砵白须队的新龙舟竣工。周世赏自豪地说,“东砵白须队旧龙舟用的是柚木,新龙舟用的是梢木,新龙舟比旧龙舟的材料薄一点,形成的排水小一点,会使船身轻一点,船轻了摩擦阻力就会小很多,划船的速度就会快一点。”
据悉,在2024年阳江(江城)逆水龙舟大赛上,东砵白须队使用这条新龙舟参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今年制造的这条龙舟我相当满意。”周世赏说,“但我觉得我最满意的是下一条,因为真正的匠人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每一次龙舟制造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挑战,也是对前一次的改进和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杨伽
南都政务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