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没钱了,拿什么买房”

图片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网上到处是“百姓没钱了,拿什么买房”,可看数据却是储蓄率仍然高达45%以上,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00万亿。也就是人均20多万吧,三口之家就应该至少有70万存款。
而且更重要的是,从口罩的2020年至2023,四年时间存款增加了58万亿,人均4万多,三口之家十多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之前十年的总和。也就是说,口罩这几年是百姓们存款增加最快的四年。那问题来了,到底是哪些人在拖国家的后腿,他们好意思承认吗?
其实关于高储蓄率这事儿至少是从20多年前就引发了大争论,是因为经济界的担心和焦虑引发的。
90年代很流行的一个说法是,中国人的储蓄率是世界平均值的两倍,而平均值又是发达国家的两倍,所以中国人存钱的动力是美欧等国的4倍以上,可见中国人有多爱存钱吧。
那会儿还有个说法,说发达国家也不是都不爱存钱,其中日本和德国的储蓄率相对高,基本等同于世界平均值。于是就有人说这是“语法”影响了经济行为。
因为英美等国的语法中都有现在时和过去未来,所以他们只重视现在,对历史和将来的生活都无所谓。尤其是美国就没什么历史,他们也不存在什么传统和教训,所以才不爱存钱。
而储蓄率高的国家的语法中都是没有时态的,也就能把历史现在和未来金信通统筹考虑。另外东亚文化圈的历史教训也多,文化又悠久,也都给了人们参考历史的习惯。所以中国人才喜欢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是不是这种情况我也不知道,但当时是有很多人相信的。更重要的是,当时所有舆论都把这动辄几万亿的存款看做了“笼中之虎”,一旦猛虎出笼,那就必定搅乱市场,巨额资金流向哪里都是物价飞涨。
在90年代,很多行业动不动就拿储蓄率说事儿,论点都是要“赶虎出笼”,结论都是让百姓把巨额资金都投入到自己所属的行业里。包括股市、汽车、电器等等,当然叫唤的最凶的就是我们开发商了。而且当年我们喊这些口号的时候并不觉得丢人,反倒有一种责任感似的,好像是在替国家解决困难,至少是降低风险,省的这些老百姓拿钱惹麻烦。
而且这些储蓄也确实惹过麻烦,那就是1988年的“物价闯关”时期。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百姓们排队取钱几乎取光了银行,然后就是上街抢购呗,见什么买什么,尤其是能存的住的。甚至是冰箱电视只要能凑合用的都先抢了再说,哪管什么质量。
后来姜昆还写过一个春晚相声讽刺这件事儿,叫什么名字我忘了,反正就是抢购了两缸醋,几抽屉白糖和一被窝甜面酱什么的。
再之前的6/70年代伟人们也为高储蓄发过愁,是陈云亲自出手解决的。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还记的古巴糖和伊拉克蜜枣吗?都是不要票儿的,目的就是回笼货币。更典型的是贵到5块钱一斤的高级点心,定向回收高收入阶层手中的货币。
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不提了,反正在1994年汇率并轨之后,一直到2005年房价暴涨之前,我经常听到“笼中虎”的各种观点,都是各种的担忧,出的馊主意也多了去了。
但后来好像没什么人提了,因为房价暴涨,房地产成了货币的蓄水池,那这只猛虎也就不能再到处闯祸了。
但之后我无意中看到了储蓄率的统计,发现仍然非常的高,好像在40%左右吧。那我就纳闷了,这只老虎一直卧在那儿呢,怎么都不担心了呢?
之后就在某次研讨会上听到了权威解释,说之前的担心过分了,根本没必要。尤其是在90年代,当时的存款还不是实名制,统计数字只有总数,但并不知道都是什么人存的款。
而进入新时代之后存款实名制了,统计手段也更加的先进,于是就有人总结了,原来大部分的存款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的,而且是一直如此。那这就不算什么隐患了,有钱人的消费并不高,影响不了市场价格。
而且就算是这些有钱人的储蓄在流动,那也是“同层间流动”,或者说只是本阶层之内的财富转移,跟真正的穷人没什么关系。穷人们在过去没什么存款,现在和未来也还一样,他们永远赚不到钱,对市场价格也就同样起不到太大作用。
回到开头说的,网上喊穷的肯定是穷人呗,过去就没赚到钱,现在也一样,对未来还看不到希望,那当然喊没钱了。更主要的是人以群分,穷人能有几个阔亲戚啊,能接触到的可不都是跟自己差不多的吗?
而看看银行数据,这四年的58万亿都是什么家庭增加的?甭管什么家庭吧,反正开发商盯着的都是这些人,催的也是他们多买房。全国的政策都一样,对刚需的利好是老调重弹,而对已经有房的优惠政策才更多呢。比如五环外可以再买一套,离婚的不限购等等,针对的都是有钱没资格的。至于那些没什么存款的,永远不是重点……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只有选对房、避开坑,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