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改天换地,让联合国为之震撼,如今让人扼腕叹息

图片
作者:文雨,编辑:小市妹
在近些年走下神坛的所有企业家中,王文彪可能是最让人扼腕叹息,也最让人意难平的一个。
【坠入深渊的内蒙首富】
6月4日,一则关于ST亿利39.06亿元货币资金可能无法收回的消息瞬间引爆资本市场。ST亿利长期把钱存放在亿利财务公司,后者由ST亿利持股11%,ST亿利的母公司亿利资源集团持股74%,关联交易的背后直指利益输送。6月7日,由于持续跌停,ST亿利锁定交易类强制退市。6月10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ST亿利立案。截至6月17日,公司已经走出连续15个跌停板,没有任何打开的迹象。
随着ST亿利东窗事发,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已销声匿迹多年的大老板王文彪再次被拉回公众视野。
王文彪商业版图的大本营是亿利资源集团,长期以来,亿利资源集团通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构建起了一个横跨金融、生态、能源、地产、药业、农业等诸多板块的总资产超千亿的庞大商业帝国。
但现在,手里这把牌已经基本烂掉了。
图片
旗下唯一上市平台,也是经营基本盘的亿利节能(ST亿利)即将退市,如果39亿资金无法追回,后期可能连基本的生存都是问题,毕竟还有几十亿的长短期借款需要刚性兑付。
金威建设是亿利资源集团旗下的地产平台,成立于2000年,巅峰时曾开发了天津亿利国际生态岛、亿利华彩城等40多个项目,累计开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公司最后一份公开财务报表停留在2019年,到如今已经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金融业务更是一言难尽,上文提到的亿利财务公司2023年深陷巨亏,现在39亿资金无法归还证明该公司已经穷途末路了;与泛海卢志强共同出资开设的亚太财产保险2023年净利润为-7.06亿,卢志强现在也已自身难保,企业前途可想而知。
事实上,亿利资源集团自2017年以来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2023年,公司营收从450亿单边下降至109亿,净利润从20.46亿下降至4101万。截止2023年底,亿利资源集团账上的货币资金只剩下8.12亿,但短期借款却高达31.8亿,还有58.2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很难再卷土重来了,属于王文彪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2019年,王文彪家族以200亿资产成为内蒙古首富,此外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号——“中国绿色首富”。短短几年时间,功名财富,是非成败,皆成了过眼烟云。
在这个大转折、大洗牌、大震荡的时代,我们见证了太多首富摔得粉身碎骨,以至于民众都有一种见怪不怪的麻木感,甚至还有人会幸灾乐祸,但对于王文彪的跌落,人们恐怕很难有这种感受。
【造福一方的治沙疯子】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场游戏,王文彪的开局可以说差到极致。
1959年,他出生在内蒙杭锦旗塔拉沟一个世代农民家庭。杭锦旗位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这里留给王文彪的童年记忆几乎全是凄惨的,常年风沙肆虐,缺水、缺电,没有通讯和交通,出门买东西需要全副武装走很远的路,外出治病惨死在路上的事情时有发生。
先天恶劣的地理条件让这里的人们学会了认命,王文彪的母亲从小就教育他要学会过苦日子,以免将来不适应这种生活。可她不知道,自己生养了一个可以逆天改命的儿子。
1978年,高中毕业的王文彪成了一名民办教师,这样一份“铁饭碗”的工作在当时已经相当不错了,特别是对于一个农村孩子而言。王文彪对此并不满足,他发奋学习考入当地师范学校,毕业后不仅被分配到杭锦旗第一中学当了老师,还被提为团委书记。又过了几年,王文彪被调到政府,提拔为对接工业系统的副主任秘书。
放到现在,王文彪已经妥妥的“上岸”了,以他的学历,只要在体制内待下去肯定大有前途。但王文彪根本不是那种小富即安的人,安逸的生活并不属于他。
在对接工业系统期间,王文彪得到一个消息,作为全旗重要收入来源的盐海子盐场连续多年亏损,领导决定用承包的方式挑选一位新厂长,带领盐场走出困境。按照一般人的脑回路,这是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但在王文彪看来,这却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他决定丢下手中的铁饭碗,去开辟一番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此言一出,立即招致家里人极大的不理解,几代人努力终于供养出了一个国家干部,现在却要自毁前程,这种心情就好比农民眼看着自己即将成熟的麦田被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
但王文彪内心坚定无比。
1988年5月8日,背负着父母的责备,带着几件衣服和一箱书,王文彪孤身进入沙漠深处的盐场,这一年,他29岁。或许连老天都想劝王文彪回去,上任第一天,他的车就陷到了沙地里,只能靠人推着往前走。
王文彪的任务是激活盐场,而要想激活盐场必须先治沙,当时整个厂区已被沙漠完全包围,而且还面临不断被沙漠吞噬的风险。为了彻底从源头斩断危机,王文彪提出每卖一吨盐就拿出5块钱来治沙。在此后的日子里,他和工人们一起把头埋下,投入到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植树固沙工程中去,种了死,死了种,种了再死,死了再种,最终用8年时间在盐场周边种活了两万多棵树,把盐场给救了下来。
图片
盐场保住了,但如果没有交通依然还是没有前途,于是王文彪又开始酝酿修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为了凑齐7000万修路资金,他求爷爷告奶奶,能找的人全找了,最后连自治区书记都被惊动了,书记亲自坐车颠簸了七八个小时到现场调研,被王文彪的真诚和坚守所深深打动,当即决定支持他的工作。
1997年6月16日,随着1000多人组成的筑路大军集结完毕,库布其穿沙公路修建正式启动,王文彪带领盐场员工揣着干粮,顶着风沙,扛着帐篷,挺进了大漠。两年后,即1999年10月8日,盐场直通火车站的65公里长的穿沙公路全线贯通,库布其沙漠10万农牧民从此有了盼头。
图片
王文彪几乎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财力都投进了这片沙漠,植树,修路,扩大生产,改善生活。30多年的时间,总共绿化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
201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大会,联合国向王文彪颁发了“环境与发展奖”。第二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颁发给王文彪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
这真的是一项改天换地的伟大事业!
【长袖善舞的资本猎手】
多少年来,在所有公开报道中,王文彪始终以“治沙英雄”的面貌示人,却少有人注意到,他还是一个资本玩家。
Wind数据显示,自亿利洁能(ST亿利)上市至今,累计融资高达173.79亿,而累计分红却只有16.99亿。王文彪通过亿利洁能在资本市场不断融资,然后再把这些钱通过各种手段运作出去,具体有两条路径。
第一条就是把钱直接存到亿利财务公司,然后通过这个平台在金融市场上做一系列交易和操作。
第二条则是将母公司亿利资源集团的资产转卖给上市公司变现。
此前曾有媒体做过统计,2008年-2018年,亿利洁能向大股东购买的资产涉及的金额已高达近百亿元。2019年,亿利洁能又试图用50亿元收购亿利资源集团旗下的亿利生态,但最终未能落地。
在所有这些收购中,大股东基本都是拿钱走人,比如2010年向亿利集团购买东博煤矿65%股权,2013年向亿利集团购买金山恒泰51%股权、新疆TCL能源50%股权、库伦蒙药厂100%股权、包头中药58%股权、明谛生物13.01%股权,2018年向亿利集团购买亿鼎公司60%股权、新杭公司75.19%股权等,亿利洁能均以现金方式支付对价。
更关键的一点是,其中有很多都是高溢价交易。
以收购东博煤炭为例,2010年1月,亿利资源集团东博煤炭拿到65%的股权,随后亿利资源集团和持股35%的地利矿业按比例对东博煤炭增资9450万元。2010年10月,东博煤炭100%股权被以16.59亿元的价格被卖给亿利洁能,而截止2009年底,东博煤炭唯一资产是账面价值4248.87万元的采矿权。也就是说,亿利资源集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通过转手交易获得了几十倍的收益。
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然后拿这些钱去做金融、做地产,不断扩张商业版图,并逐步走上脱实向虚的不归路,最终一头撞上经济下行周期,几十年积累前功尽弃,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这不是王文彪一个人的剧本,而是一群人共同的归宿。
归根结底,企业家本身就是一个极富野心的群体,赶上时代大潮,有能力也有机会,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甘于寂寞,但经济发展潮起潮落,玩金融资本就像刀尖上舔血,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穿沙公路建成通车之前,王文彪独自一人在公路边巡视,一位蒙古族老大娘看见后立刻领着她的两个孙子跑到王文彪面前:“来,过来给这位修路的叔叔跪下磕个头。要不是这位叔叔,你们可能一辈子也出不了这个沙漠。”
如果王文彪一直是那个只知道埋头苦干认死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治沙疯子,他的口碑、风评和结局该有多好啊。
可惜,没有如果。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