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陆游的儿子,低价征地高价卖,谁敢反对给谁灌粪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许多诗篇都被选入了初高中课本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更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陆游家门不幸,他的一个儿子堪称败类,在担任父母宫期间,非但不为百姓谋利,反而低价征地高价卖,并且暴力镇压反对者,实在让人气恼。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片
一、放翁之子
据记载,陆游有六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名叫陆子聿(也有写作陆子遹的)。与普通人一样,陆游也特别喜欢幼子,他曾经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这首诗就是陆游激励小儿子陆子聿的,诗的名字叫做《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一生虽然做的官不高,但他为官坦坦荡荡,不屈从于权贵,住宅虽然简陋,但却怡然自得。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病死,他一些的作品,比如《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剑南续稿》都是由陆子聿刊刻的。作为陆游最钟爱的儿子,陆子聿却没有继承父亲的良好品格,反而在官场上鱼肉百姓、巴结权贵,丢尽了陆游的颜面。
图片
二、低买高卖
嘉定十一年(1218年),陆子聿出任溧阳令。当时,南宋王朝财政十分困难,土地兼并也十分严重。为增加财政收入,顺便为自己捞点好处,同时还能结交朝廷重臣,陆子聿将注意力放到了溧阳县福贤乡的六千余亩围田上。不久后,陆子聿以官府的名义发布通告,以每亩地五百文钱的价格,强制购买福贤乡的六千余亩土地。
与此同时,陆子聿又以每亩10000文的价格,将这些土地卖给当朝丞相史弥远。当时,江南地区普通农田的价格已经高达万文以上,而陆子聿制定的购买标准仅为市场价格的二十分之一,当地的百姓自然不会满意。于是,人们纷纷前往临安,去告陆子聿的状。由于史弥远的缘故,这些百姓无功而返,根本没人管他们的事。
图片
三、欺压百姓
陆子聿得知有人进京告状的消息后非常生气,当即部署军队进行抓捕,“持兵追捕,焚其室庐”。陆子聿的打击报复行为,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反抗,双方发生了冲突。然而,种地的百姓终归斗不过官府,他们被陆子聿关进牢中。为了迫使这些“顽固不化”的人献出土地,陆子聿使用的招数特别阴损,他居然命人“灌以尿粪,逼写献契,而一金不酬”。
可怜的百姓们在狱中受尽苦难,被迫写下土地契约,还一分钱没拿到。陆子聿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不满,有个叫刘宰的人,他写诗讽刺道:“寄语金渊陆大夫,归田相府意何如?放翁自有闲田地,何不归家理故书?”然而,陆子聿根本不惧怕这些,由于有史弥远撑腰,他很快就升官了,出任严州的知州。直到史弥远死后,陆子聿才被罢官,受到了一些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