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作家协会“文艺轻骑兵基层行”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曲靖

曲靖融媒讯(记者 敖成林)为贯彻落实好中国文联2024文艺志愿服务工作部署要求,深入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6月15日至17日,云南省作家协会“文艺轻骑兵基层行”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曲靖市,开展文学讲座、交流及采风活动,对曲靖文学爱好者进行辅导培训,帮助他们开拓审美视野、提高创作能力,为当地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提供智力帮扶。
图片
6月15日上午在马龙二中报告厅里,400余名师生和马龙文学爱好者共享文学盛宴,拉开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作家徐兴正和诗人王单单分别给大家带来了题为“为什么读小说”“当代诗歌之美”的专题讲座。讲座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同学们和文学爱好者们被作家的魅力深深吸引,时而拿起手机拍照,时而侧耳倾听,时而低头记录。会场时时爆发出阵阵欢笑声和掌声。马龙二中相关负责人说:“如果不是这样的活动,有些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听不到这样精彩的讲座。这次活动,必将在孩子们心里种下文学梦想的种子。”
图片
讲座结束,志愿者们一行来到马龙乡村振兴示范点土瓜冲村,大家就文化赋能乡村发展进行深度交流。志愿者们表示,文艺家要担负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使命,推进乡村文化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集力、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
6月16日上午,“文艺轻骑兵基层行”志愿服务活动来到富源县,两场精彩的文学讲座在当天上午展开,来自富源、沾益、盘州、兴义的40余名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活动。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滇池》杂志原主编张庆国以“成为好作家的15个建议”为题,结合丰富的实例和独到的创作经验,从写作者自身思想、习惯、态度等方面,提出了给作家的十五个建议,从点到面带给现场作者以重要启发。云南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朝德带来题为“反射与折射——生活现场与文学表达”的专题讲座,他结合自己创作长篇报告文学《蝴蝶的翅膀: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的宝贵经历,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对创作的探索与思考,在写作陷入迷茫之时如何破解难题,为写作者寻找答案提供了方法。
6月16日下午,志愿服务队伍来到了胜境关进行采风活动,了解了胜境关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累了更多的创作素材。
图片
6月16日,志愿服务队在富源县的采风活动一结束就赶往曲靖,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日程安排,与曲靖珠源文学社40多名文学爱好者开展基层读书活动座谈交流会。曲靖珠源文学社是一个文学公益平台,被中国作家协会表彰为中国文学志愿者优秀团队。文学社前后历时九年的运作,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37名会员。短短几年时间,会员在《诗刊》《中国作家》《北方文学》《星星诗刊》《飞天》《青年文学》《散文选刊》等刊物发表作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天晚上7点,在听取了左左社长简要介绍了珠源文学社九年发展历程和文学社开展的一系列写作活动的推进情况后,几位作家与会员面对面交流,在书籍阅读、写作细节、语言及生活到作品的文学转化等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靖宁宝塔下的文学之夜,老师们和会员畅快交谈文学与生活,为会员文学写作的进一步成长打开一扇窗,开启了文学新航程。当晚的交流活动气氛热烈,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
图片
基层读书活动座谈交流会圆满结束,标志着此次云南省作家协会在曲靖的“文艺轻骑兵基层行”志愿服务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文艺轻骑兵基层行”志愿服务活动,把文学培训、乡村振兴采风和基层读书活动座谈交流相结合,为基层文学爱好者带来了创作的源泉和写作力量,提升了曲靖文学作者的创作水平,同时也满足了基层文艺工作者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