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截至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992万台 同比增56%

图片
观点网讯:6月18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新闻发布会召开。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也是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992万台,同比增长56%;其中,公共、私人充电设施分别达到305万台、687万台,分别增长46%、61%,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比超过76%;展望未来,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还将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这也大幅催生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进一步推动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在布局、结构、服务、运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各有关方面,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近期重点抓好4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完善网络布局。城际方面,重点是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城市方面,重点是结合城市体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等,因地制宜推进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和改造;县域农村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在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中组织充换电服务协同下乡。
二是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高速充电基础设施“随手查”信息服务,加大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出行充电服务保障力度。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动制定、修订先进充换电技术标准,强化充电设施质量安全监管。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充电设施,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印发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应用试点。四是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落实并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加大用地、融资等支持力度。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各有关方面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绿色出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