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女海王”终身未婚,她的故事每个女孩都该看看 

文 | 米粒妈
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能带给米粒妈那么高燃的震撼和感动了,抽时间去电影院看了《泳者之心》,我全程哭了三次,哽咽的次数简直数不清了。
这部电影是迪士尼出品的,“加勒比海盗”制作班底操刀制作,所以没看之前我就对它的品质相当放心。
图片
确实如此,整整两个小时,我高度沉浸地跟着女主的成长历程哭哭笑笑,我要把这部电影安利给大家,尤其是家里有女孩的,都可以带孩子去看一下。
影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确切地说,它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世界首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运动员特鲁迪·埃德尔的人生故事。
图片
在一百多年前,女孩子不被允许学游泳。特鲁迪凭借着一股倔强的坚持,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壮举:以14小时31分钟完成了横渡34公里英吉利海峡的挑战,这个成绩比此前男性泳者保持的纪录还快了2小时。
特鲁迪成为了史上第一位完成英吉利海峡横渡的女性,这一路走来,她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凶险的海域、变幻莫测的洋流、蜇人的红水母,更有来自男性运动员的质疑和阻拦。
这才是真正的乘风破浪的姐!
图片
艰难险阻
饰演特鲁迪·埃德尔的,是英国女演员黛西·雷德利(Daisy Ridley),她上一部作品是在《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饰演强大的女性英雄角色蕾伊。
米粒妈真的嗑她的颜,全程看得极度舒适,那种刚毅倔强又善良纯真的感觉真的被她诠释得很好。
埃德尔出生的时代,女性是不允许学游泳的。因为这种粗鲁的运动太不适合女孩了,女孩只管长大成人后嫁个人家相夫教子,就是最好的归宿。
7岁的时候,小埃德尔听妈妈说,一艘船出事故,死了很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女性。
她问妈妈,为什么她们不离开船呢?妈妈说,因为她们不会游泳,所以只能等死。
从这时起,埃德尔就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她的屠夫爸爸思想很传统,根本不同意她学游泳,但架不住她日复一日地软磨硬泡,爸爸终于给她买了一件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泳衣。
女主的原型,是游泳运动员格特鲁德·埃德尔。她12岁就打破了800m自由泳记录,15岁破了7个世界纪录。
图片
奖杯拿到手软的她,被邀请到巴黎参加奥运会。
影片的这一段,算是埃德尔的低谷期。因为那时候的巴黎奥运会并不希望女性真的赢,他们邀请女孩子参加比赛,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包容和开放,但最后拿奖牌的一定会是男人。
整个赛前准备阶段,埃德尔都不能参加训练,而男选手们却可以每天加紧训练、锻炼体能。
埃德尔跟姐姐关系特别好,从小两个人就形影不离,姐姐也游得很好,但并没有她那么拼,所以没有被选中参加巴黎奥运会。
姐姐先放弃了,她选择了回家结婚。
从巴黎参赛后,埃德尔失望而归,甚至想过像姐姐那样嫁给屠夫的儿子,想过回家给爸爸的肉铺帮忙。
但她最终并没有放弃,因为民间已经有很多小姑娘都视她为偶像,也正是因为她的存在,这些女孩都说服了家里,成功学会了游泳。
在姐姐的婚礼上,两姐妹溜出去谈心。
图片
姐姐穿着美丽的婚纱鼓励她别放弃,埃德尔经过无数次的挣扎最终决定,去挑战横渡34公里的英吉利海峡,来证明自己,证明男运动员能做到的,女性运动员一样可以。
图片
百折不挠
无疑,这个决定意味着她要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从法国游到英格兰,海域极度凶险,就连一战的老兵都没能挑战成功,无数运动员都葬身在这片海里。
开肉铺的爸爸当然极力反对,就连一向开明,站在她们姐妹俩一边的妈妈,都完全无法接受。
当她终于用自己的倔强和坚持说服家里,才知道她要面对的阻力,远不止一片汪洋大海。
当埃德尔宣布自己要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时候,体育界发出了一片群嘲。所有男性教练、运动员,都说她自不量力,并且断言她绝对会死在海里,连三分之一都游不下来。
鲨鱼、毒水母、使人迷路的洋流、冰冷刺骨的海水……每一样都足以致命,她一个女人怎么这么自不量力?
图片
好不容易申请下来的赞助方,给她指定了一个有毒的教练。这个教练成为了她首战英吉利海峡的最大阻碍。
出发9小时候,本来游得好好的埃德尔,硬生生被这个教练“救”上来了。他声称埃德尔体力不支,已经达到了极限。
影片中的设定,是这个教练把晕船的药片掺到了茶里,扔给了水里正口渴的埃德尔。
她喝了之后就瘫软无力,这才被救上来。
真实的情况中,教练下没下药不得而知,但她在不需要被救起的情况下硬被教练救上来,是确有其事。
首次挑战失败,让那些以教练为代表的男性松了口气。正在他们准备把埃德尔送回美国的时候,埃德尔毅然决然地给自己换了一个靠谱的教练。
当时的她的新闻轰动媒体,很多媒体都很犀利,“要么英格兰,要么死”“从未成功的男人,惧怕埃德尔的成功”……
这类的报道铺天盖地,身在家中的母亲也是每天守着收音机,关注着女儿的消息。
终于,爸爸和姐姐决定来巴黎陪伴埃德尔,给她勇气,并亲自开船给她领航,这一次,谁都别想暗算她,谁都休想把她“救”上来。
埃德尔再次下水,跟着她的有各家媒体,还有爸爸、姐姐、教练的航船。她觉得特别振奋,中途为了鼓励她,姐姐还跳下水跟她一起游了一小段。
姐妹俩唱着歌,埃德尔没心没肺地笑着,徜徉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里。
图片
中间有一片海域全是蜇人的红水母,爸爸担心地犹豫要不要让教练把她救上来,但最终他们忍住了。
埃德尔就这样赤手空拳地游过那片红水母海域,全身被大面积蜇伤,她乘风破浪,就凭着一股常人无法企及的韧性扛了过来。
在距离终点仅剩8公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洋流把航向给破坏了,她们进入了浅滩,而领航的船没办法开进浅滩。
这也就意味着最后一段路程,面对一片黑漆漆的大海,埃德尔要独自游完剩下的路程。
图片
她不知道方向,也没有家人和教练的领航,只有冰冷刺骨的海水和一望无际的黑夜。在被冻死之前如果依然找不到方向,她将孤零零地葬身在这片海里。
那段路程可真的难熬啊!埃德尔几度就要放弃了,因为她实在太冷了,四面八方看不见一点有关航向的线索。
她就这样无助地游了很久,而英格兰陆地上的媒体,早就已经全程都在跟进埃德尔的情况。
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在海边生起篝火,他们希望火光可以帮埃德尔辨别方向。
图片
当埃德尔终于看见了那片火光,她激动得当时就忍不住哭了。她使出全身力气,朝着火光游去。
她成功穿越了英吉利海峡,岸上等待她的是如雷的欢呼,还有爸爸、教练和姐姐的拥抱。
图片
老娘与海
凯旋归国后,曼哈顿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当时街头上欢庆的人数超过了200万,大家纷纷向这位英雄欢呼致意,盛况空前。
车队经过时,曾经质疑的男士纷纷脱帽,恭迎这位“Queen of the Waves”!
图片
埃德尔的成绩,对全世界女性在体育赛事中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同款泳衣泳帽都成了当季流行,报名学习游泳的女性一下子人数暴增。
看电影的时候,“体育精神”这四个字就一直在米粒妈脑海里徘徊。埃德尔真的把体育精神诠释到了极致,那种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超量恢复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力,都是职业运动员们毕生追求的目标。
图片
在她决定要挑战英吉利海峡的时候,有无数前人挑战失败、死在海里的例子。
几乎身边的所有人都在说,她一定会葬身海底,这种压力相信并不是每个人都承受得住的。
而体育精神正是要求运动员需要具有一个强大的心理抗压素质,面对挑战和身体可能达到的极限、面对对手的挑衅和打压,运动员必须保持稳定的内核,坚定的信念,才能在赛事中稳定地发挥。
在冰冷的海里,泡了整整14个小时,还包括迷失航向的绝望和无助,对于埃德尔来说,信念和心态的重要性绝对超过了本身的技术水平。
无论是电影里,还是埃德尔本人的黑白照片,她在海里的画面几乎都是笑着的。她内心有一团火,永远不熄灭,那寒冷刺骨的海水就不会将她击溃。
因为小时候得过麻疹,并且常年泡在水里,埃德尔很早就失去了听觉。
她终身未婚、无儿无女,婚姻对于她来说,根本不是人生所要追求的必选项。
晚年的埃德尔一直在一家聋哑学校教小孩游泳,她的字典里没有“怕”字,乘风破浪是她的使命,她也要把这种信念传递给每个孩子。
图片
她常用手语跟学生们说:
孩子们别害怕!在水下,语言本来也没有用,我们要勇敢高歌!
2003年埃德尔去世,享年98岁。
她的故事值得每个女孩认真去看:成长路上,比一路荆棘更难对付的,是总有人在你耳边说:“你是女孩,你不行……”“你是女生,学不好理科”“你是女生,做不好这份工作”“你是女生,你就应该以家庭为重”……
而这部电影恰恰告诉女孩们,你是女生,你可以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