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观察|高志凯:G7已无法代表G7,战争是条死路

一年一度的七国集团(G7)峰会日前在意大利普利亚大区法萨诺市落下帷幕。
一场原本应以寻求解决方案应对西方社会经济和政局困境的领导人会议,最终以在公报中频繁提及针对中国的内容而受到媒体关注。
专家指出,从这次峰会可见,七国集团在和平与战争道路的选择上正步入危险境地。
图片
▲G7峰会举办地
七国集团以美国为首,然而,美国政治媒体并不看好这次峰会,甚至毫不留情地点出本届G7峰会的特点:与其说是展现西方势力,不如说更像是“最后的晚餐”,是七国集团多年来最弱的一次领导人聚会。这一集团大多数领导人要么被本国选举或国内危机分散精力,要么执政多年后幻想破灭,要么拼命抓住权力。
虚弱的“政治失败者峰会”?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全球化智库副主任高志凯,向红星新闻记者分析了此次峰会的特殊背景。
在高志凯看来,G7领导人在各自国内政治上都不同程度地面临不确定性:法德两国执政党在刚刚过去的欧洲议会选举中遇挫;英国首相领导的执政党则可能在即将举行的该国大选中“地位不保”;日本首相内阁支持率再探新低,为执政党自由民主党2012年12月重新上台以来历届内阁支持率的最低值;美国今年也要举行总统大选,而拜登的支持率持续下滑。
“所以总体上来说,今年G7峰会被称为很具有讽刺意义的‘政治失败者峰会’。”高志凯说,“它既代表不了全人类,只能代表7个工业国,但实际上连这7个国家都无法代表——因为其领导人在本国并没有赢得绝大部分老百姓的支持,连其国内基本经济就业问题都无法解决,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是一个很具历史讽刺性的情况。”
高志凯还指出,此次除了七个成员国,欧盟也有参与,动作颇多。此次峰会还邀请了多个国家的代表参会,由此显示,G7在自身无法针对近期经济发展、贸易和金融等重大问题做出决策、无法代表本国民意时,就想更多地干预地缘政治了。
背离初衷火上浇油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及1973年至1975年严重经济危机。
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七国集团,原本是为了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而建立的。然而当前,全球经济再度面临严峻考验,G7峰会却已物是人非。
高志凯指出,G7峰会本身主要关注经济,协调七个工业国家之间经济、金融等事务,并不是以地缘政治为重心、成为挑拨世界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冷战俱乐部”。而今年恰恰相反,“重心发生根本性变化,背离了初衷,集中讨论俄乌冲突,要求俄罗斯予以赔款……还对中国指手画脚”。
用七国集团自己的说法,其工作是“建立在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共同基础上,以推动国际和平安全、维护自由开放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为目的”。但高志凯认为,本届G7峰会是在拉帮结派,试图把世界分成敌对阵营,从协调经济金融事务转向协调地缘政治,甚至会酿成地缘冲突,成为造成新冷战状况的谋划平台。
“它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没有以联合国为中心促进和平和国际合作,而是试图变成地缘政治的一个鼓噪点;不是在想尽办法停止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而是用各种方法来煽风点火,这会把世界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战火越烧越烈。”高志凯说。
有序的和平才是唯一出路
在评价G7当前的意义和作用时,高志凯认为,首先应该对当今世界总体发展趋势做个判断——到底是战争还是和平?每个成员国到底选择和平还是战争之路?这是七国集团面临的一大挑战。
高志凯指出,从种种迹象来看,七国集团在走战争之路,其成员国的国防预算呈上升趋势。德国已经在筹划推出新的兵役模式,给志愿兵役制引入强制性要素,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风险”。
高志凯同时表示,这两天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并未允许俄罗斯出席——如果是和谈,需要双方出席,而非单方面批判另外一方,没收其财产用于冲突,“这不是一个真正向和平迈进的努力,也不是在建立欧洲的持久和平,而是在鼓吹战争。”
“战争如果发生在当今世界,谁能成为赢家?如果常规武器战争升格为核武器战争,谁又能保证可以继续生存?”高志凯表示,“不管是七国集团,还是北约或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阵营,到底要走和平还是战争道路,是想做‘战争总动员’还是真正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这很关键。”
“战争是条死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有序的和平,才能够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高志凯强调道。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 王薇
编辑 杨珒 责编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