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警仁爱礁拦下运补船,派人登船把菲军精锐缴械

中国海警在仁爱礁完成管制的第二天,菲律宾媒体就收到了“消息人士”的独家爆料,说中方海警对菲律宾的运补船采取了前所未见的强制行动,登临检查的时候双方发生了“混战”。
菲律宾这边的“战绩”非常难看,八人受伤,武器也被缴获,陪同运补船一起冲闯的两艘快艇还被凿沉了一艘。这件事层层上报,一度惊动了菲律宾军方总参谋长布劳纳,他接下来要亲自走一趟西部军区,了解具体情况。
图片
【中国海警对仁爱礁的最新管控措施很不简单】
而消息人士也只是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文字信息,但迟迟拿不出视频资料。这是一个很蹊跷的点,因为之前菲律宾每次冲闯仁爱礁,都会配备录像设备,这次想来也不例外,但为什么要一反常态藏着掖着,具体原因留到后面再解释。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菲律宾这次运补行动,与过去有很大区别,之前都是菲律宾海警发起,而这一次,是菲律宾西部军区亲自策划,而海警只是在一边打下手,船上基本都是军事人员,说是“军事行动”也不为过。
也难怪中菲船只一开始出现擦碰以后,菲方海警一直对媒体打太极,坚决不肯透露任何细节。不是因为他们的口风有多严,而是确实不清楚具体经过。
那么压力就来到菲律宾军方,特别是西部军区这里。但他们现在也保持沉默。然而,爆料者既然能对冲突情况了如指掌,要么是军方内部人士,而且职级不会低到哪里去,要么就是军方信任的放风渠道。
图片
【这次运补模式由菲律宾军方策划,海警只是打下手】
这就让人想起,一个月前,菲律宾撤换了西部军区司令,就是那个曾经跟中国就仁爱礁运补模式进行谈判的一把手,顶上来的人选,也许是邀功心切,想把新官上任的三把火都烧到南海这里,于是就策划了这次运补行动。
所以运补船上的人员组成都是军事人员,随身还配备了大口径枪械,摆明了就是来挑事的。
但既然定义为“军事行动”,这反而给我们这边省了不少事。如果只看中国这边的通告,我方海警对菲律宾船只的管控措施,总共也就4步,先是警告,然后是拦截,过程中出现擦碰,接下来是登临检查,最后驱离。
看起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具体细节也被一笔带过,但背后很可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交锋。因为中国海警登检的时候菲律宾肯定不会乖乖就范,强制措施是少不了的。
图片
【美国现在也开始“声援”菲律宾】
综合各路菲媒的消息,双方爆发了一场“激战”,菲律宾那边不少人都挂了彩,伤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有人丢了一根手指,这个就严重一点。本来是要送回后方应急处置,但菲律宾的医疗队准备上来抬人,当场就被扣下了,后来经过谈判才把人要回来。
说回一开始的话题,直到现在,交锋现场没有任何视频或图像资料流出。但以我们对菲律宾的了解,这些都是他们用来在南海打舆论战的素材,方便把自己塑造成所谓的“受害者”。现在却只能提供文字资料。
这意味着,我们在登船临检的时候,不仅缴了菲律宾军事人员的械,还把他们准备好的摄像工具也没收了。
这样一来,只有中国海警才保留完整的执法记录,至于什么时候对外披露,就看菲律宾接下来识不识抬举了。可以说,这次对仁爱礁的管控行动十分成功,中国海警对菲律宾取得了一场“大捷”,主动权完全来到了我们这一边。
图片
【菲律宾这次运补行动十分失败,完全接近不了仁爱礁】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菲律宾军方手头有视频资料,但不好意思放出去,因为光是说出去都显得丢人。如果不能做一些处理,舆论风向很可能对自己不利。
首先就是菲律宾那边的表现太糟糕,被中国海警登检就算了,还被强行缴了械,现场画面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何况冲突结束以后,菲律宾想要往后方运送伤员,还得征求中方海警的同意,说明处境不是一般的被动,是去是留都是我们一句话的事。
更关键的是,这是菲律宾军方专门安排的运补行动,船上都是军事人员。受伤的那批人,好几个都是来自菲律宾海军特种作战大队,算是一支精锐力量了,而中国这边只是出动了海上的执法力量应对。
图片
【马科斯塑造的强硬形象,可能会因为这起事件不攻自破】
此外,菲律宾这边出动三艘船,只回去两艘,船上的人全副武装地出去,差点手无寸铁地回来。这些东西传扬出去,已经够让菲律宾难堪了。到时候不仅军方会成为各方口诛笔伐的对象,小马科斯的强硬形象也会不攻自破。
而这起事件,可能会对中菲海上争端起到深远的影响。之前菲律宾船只冲闯仁爱礁,他们的船员就因为水炮冲击意外受伤,但伤势都不严重,但现在是不折不扣的正面冲突。
可以这么说,这次冲闯事件,是中菲海上争端发酵以来,中国对菲律宾最有力的一次敲打,而这种场面,以后或许会在南海上演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