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健委答红星新闻:全省57.5%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6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图片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
城市大型医院与县级医院、城乡医疗机构之间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和交流机制?会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徐斌回答了红星新闻记者提出的上述问题。
徐斌表示,近年来,按照国家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把大医院技术传到基层、把大医院的医生引到基层的要求,四川主要抓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动专家下沉。四川卫健委每年在国家中西部协作选派医疗专家支援四川工作的基础上,在省内49家三级医院选派230名专家,“组团式”帮扶所有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每年向基层选派2000余名医疗骨干开展对口支援“传帮带”,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去年,全省受扶县医院的门急诊和住院人次、手术台次分别提升12%、19%、7%,平均每个县新增新技术新项目153个。全省57.5%的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除凉山、甘孜、阿坝三州以外,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达到了国家服务能力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推动服务下沉。在14个国家和省级试点城市建设了36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在所有的涉农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一个独立法人的总医院、一个无独立法人的总医院,还有两个以上法人资格的牵头医院。去年以来,通过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服务群众500万人次;推动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全覆盖下沉至所有村卫生室,总诊疗人次超过1亿。
三是推动技术下沉。由三级医院牵头组建省市县三级专科联盟和质控中心,指导县医院开展专科共建、适宜技术推广、中医中药应用和人员培训等。针对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等基层医疗机构,打造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5G+专网”远程医疗网和基层卫生信息网,覆盖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医疗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潘莉 责编 魏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