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国工商联调研组关注这些内容

眼下,从科研场所到生产一线,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开的前瞻布局与实践在各地如火如荼。受中共中央委托,全国工商联调研组日前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主题,在湖南、浙江等地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湖南,全国工商联调研组走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等行业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湖南是制造业大省,拥有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400家,总数突破1.6万家。不少民营企业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已经取得了众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图片
中车株机公司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蒋济雄:企业的创新还是要围绕自主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来开展,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重载列车牵引装备的研发,里面所涉及的高精度的控制、多动力单元的协同控制,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支撑了我们企业开发了全球最大功率的重载列车。
图片
在浙江,全省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上市企业的数量占到上市企业总数的七成以上,已形成三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从核心技术研发、智能终端制造到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调研组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布局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质量齐升、新增长点涌现、创新能力跃升、实力显著增强等诸多特点,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民经济战略布局和国际贸易竞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更高素质、更高能力、更新技能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调研组在调研中了解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现有的人才工作机制提出了挑战,需要完善与新质生产力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浙江强脑科技是一家脑机接口领域的科技公司,该公司突破脑机接口底层技术,通过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信号传送通路,采集、处理人体活动产生的肌电神经电信号来辨识操控者的运动意图,从而实现“手随心动”。 
图片
残障人士 周健:装上以后,就感觉失去的很珍贵的右手又回来了,这种感觉就特别好。平常穿衣服,我甚至可以去拿它攀岩,文化方面就是可以练琴,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
脑机接口是一个集成化的产业,同时又是一个细分的领域,需要神经科学、AI技术、材料科学等相关领域的人才。企业负责人反应,目前相关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供给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人力资源对战略性脑机接口等新兴产业的支撑能力还不足。
图片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何熙昱锦:其实人才是整个产业发展最核心的部分,我们也希望可以大力地推动各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公司对人才的这种培养和发掘,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这个产业提供新兴的力量。 
图片
浙江中南卡通是一家从事原创动画制作的公司,依托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和动漫IP与商业、文旅等结合,延伸产业链,形成全新数字文化消费场景。在业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现有的人才队伍提出了挑战。
图片
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佳:挑战是在于说我们从业人员可能会面临一些工作的变化,也有可能是一些工作的流失,但也有可能会有新的职业产生,比如说我要去培训一个如何用人工智能的工种会出现。 
对此,调研组认为,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一批能够把握未来发展需求、洞悉技术变革趋势的战略型、创新型企业家,建议出台措施支持他们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打通堵点和难点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调研期间,全国工商联调研组还通过座谈访谈等方式,系统了解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举措、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将进一步深入总结分析,推动从政策层面加以求解。
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和一对一访谈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存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不够、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不足等问题。另外,国家级创新平台较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图片
山河星航作为一家从事载人轻型飞机和无人机研发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其认为要进一步发展低空经济还需要大环境的支持。
图片
山河星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宇:国家已经把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扶持,有很多工作要逐一落地,比如说低空空域的开放,地面的机场、飞行营地还有起降点的建设,当然低空空域要开放的话,也需要一个全国统一标准的空域管理系统。
除了运用实地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进行线下调研,全国工商联还对近4万家涉及新兴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开展线上问卷调查,对反映的问题建议进行深入分析,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各类议政建言渠道,及时研提建设性意见建议,为党中央决策提供参考。 
图片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邱小平:调研组认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在服务体系方面,加快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在政策支持方面,要进一步增强科技、人才、金融等方面配套支持的系统性、科学性,更好形成政策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