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能否考浙大?江苏省教育部门:若高考成绩够,考清华北大都行

图片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姜萍火了。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近日公布决赛名单,来自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姜萍以93分的好成绩排在了全球第12位入围决赛,压倒了一众来自全球知名高校的数学天才,成为该赛事举办以来首位进入决赛的中专在读生。
这一现象让网友们赞叹不已的同时,也开始关心起姜萍的未来。尤其是当“姜萍因专业限制能申请到的最好学校就是常熟理工”这一说法广泛传播开后,有人感叹姜萍的屈才,有人在网上喊话各高校希望他们能破格录取姜萍,尤其是姜萍心仪的浙大更是被人们反复追问。人们希望能通过知名高校的“破格录取”助力姜萍的学业,但实际上,姜萍参加普通高考去报考她所喜欢的浙大或者清华北大其实并无制度障碍。
“按照江苏政策,中专生是可以参加普通高考的。报考的学校基本上没有限制,除了极个别的学校,99%以上的大学都不会不收中专生,考清华考北大都是可以的,能不能上只看成绩。”江苏省教育系统内一位常年从事高考相关工作的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中专学生上大学通常是通过职教高考的途径,但并不代表中专生没有参加普通高考的资格。
“最牛中专生”事件中,有这样两个事情被人们忽视:第一,姜萍的高校求学路本来就没断;第二,自《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实施以来,各地方在推进普职融通方面进展不断,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生发展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有普高生才能“升本读研”也已成为过去式。
姜萍的升学路
姜萍的出色表现在惊艳了人们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对这个小姑娘的未来倍加关心。在有关姜萍未来的消息中,这样一个说法让人们颇为唏嘘:“姜萍的梦想是浙大,但由于专业限制,她只能就读江苏省内的三所高校,最好的能申请到常熟理工学院。”于是,很多人网上喊话各高校希望他们能破格录取姜萍,尤其是姜萍心仪的浙大更是被人们反复追问。
但是,姜萍能申请的最好学校是常熟理工的说法并不准确。“中专生想上高校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专门针对中职学生的职教高考,可报考院校比较少但难度相对较低;还有一种就是参加普通高考,中职学生也是可以参加的,报考的学校基本上没有限制,关键就在于成绩怎么样,成绩够了考清华北大都是可以的。”前述江苏省教育系统内的相关人士说。
根据涟水中专今年5月21日发布的2024年招生简章,学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考入本科院校,包括扬州大学、淮阴工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盐城工学院等。“最好能申请到常熟理工的说法”或许正来自于此。但这指的只是职教高考。
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办法》,具有江苏省户籍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普通高考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按照2022年通过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符合报名条件第二条中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范畴。那么在姜萍中专毕业时,便具备了报名参加江苏普通高考的资格。只要高考成绩符合院校和专业的录取要求,进入心仪高校的数学类专业就读不是奢望。
当然,像姜萍这样在数学领域特别出色的学生,也可以参与像“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这样的特殊类型招生形式。以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2024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显示,招生对象为“符合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学业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潜质和表现的考生,要求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此外,考生须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从招生简章看,姜萍的中专生身份并未限制她的报名资格。
不过,中专校的文化课师资配备相比普通高中来说会弱一些,这也是姜萍参加普通高考会面临的困难。不过《华夏时报》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涟水县教育体育局曾在2023年5月下发文件,从2023年9月份起,该县涟州高级中学与涟水中专合作举办综合高中班试点,涟州高级中学负责综合班文化课教学,选派优秀师资力量,按照高中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在教材、课程以及安排的周课时与其他普通高中相同;涟水中专负责综合班技能课培训,开设特色课程项目,在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基础技能专业、计算机及自动化专业等课程项目组织理论教学,进行技能培训。“两校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学分互认、学籍互转。”2022年就入学涟水中专的姜萍目前并不在这个综合高中班的试点范围内,但在涟水中专获得普通高中教育的口子已经开了。
职校已不是只侧重就业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里,职业学校是与就业挂钩的,与升学并无太大关系,但实际上,现在的职校早已是升学与就业并重。以涟水中专为例,根据涟水中专2023年教育质量报告,学校2023年升入高等教育的833人,占毕业生61.7%。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近几年来各地有关普职融通的改革不断推进,已经大大改变了职业学校的面貌。
普职融通,也叫普职融合,是由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合作,双方共同设计课程、互派师资,实行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一种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文件也明确了要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明确提出,普高生和中职生之间有三次机会互相转学,分别是高一第一学期、高一第二学期或高二第一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这意味着学生进入中职后还有转至普高的机会,普高生也可选择中职。从细则来看,其申请转入的学校必须有空余学额,经转入学校组织考核通过,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中职学生转入普高学校,其当年中考成绩要符合转入学校录取要求。普职互转的学生原则上编入同年级学习,与同届毕业生同时毕业。山西省也在近日出台了类似的政策。
再往前看。2021年,厦门市中招有5所学校加入普职融通试点,包括2所中职学校和3所普通高中。具体做法是,在中职开设普职融通试点班,学生经过一年学习,根据学生意愿、学业成绩和思想道德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可选拔30%学生(每个班15人)转入三所试点普高就读。
江苏省教育厅2018年9月出台意见,决定试点举办综合高中班。综合高中班的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实行普职分流,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参加普通高考,也可中职毕业直接工作。江苏省同时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转入普通高中的,中考成绩须达到转入学校当年录取分数线。
成都市从2017年起试点“职普融通实验班”,并在2023年9月创办了第一所综合高中——“四川天府新区综合高级中学”。这种模式以中职学校为依托,同时录取普高学生和中职学生,校内可实现学籍互转。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生发展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有普高生才能‘升本读研’也已成为过去式——综合高中、职教本科培养实验班、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职教高考(‘3+证书’考试)、高职自主招生、大赛获奖面试入读等方式拓宽了中职生升学渠道,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选择。”佛山市南海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李开强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