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打响!俄军同时打4场攻坚战,怕乌撤出四州,要跟北约拼到底

6月16日,俄乌战争打到了第844天。70万俄军继续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针对乌军发动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攻击,以求用“千刀万剐”战术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打击基辅的战争潜力。
图片
不过尽管俄军不希望发生高战损,一直拒绝和乌军打硬碰硬的贴身肉搏,一直希望在本方设定的战场,比如巴赫穆特打绞杀战。然而即使俄军“日拱一卒”,也终究要拱到关键地点上,遇上关键的敌人,打出大规模的会战。
例如6月16日,俄军在顿巴斯战场马林卡方向向西推进至格奥尔基耶夫卡村,威胁乌军库拉霍沃筑垒区之后。在乌克兰战场上,一直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消耗乌军有生力量的俄军,就将同时开垦4个“硬骨头”,同时和乌军在4个较大的区域内开展最消耗兵力的城市攻坚战。
图片
在北部哈尔科夫战场,俄军已经在硬啃乌军号称“已经集结上万部队守护”的沃尔昌斯克。在中部顿巴斯战场,俄军已经在硬攻巴赫穆特方向的恰索夫亚尔市、马林卡北部的克拉斯诺戈罗夫卡市。现在则即将加上“库拉霍沃筑垒区”。也就是说,中部顿巴斯战场作为决战场,将同时开打三场上万人规模的城市攻坚战。
不得不说,俄军为了给7月9日即将召开的北约峰会“献礼”,也是下了大血本了。尤其是攻击乌军修建了10年之久的“库拉霍沃筑垒区”,应当也是需要俄军下极大决心的。
图片
俄乌战争开始之前,在长达8年之久的乌东冲突中,乌军在乌东地区主要有三大据点。第一大据点就是乌军前指所在地“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第二大据点就是拥有永久性防御工事的“库拉霍沃-阿夫杰耶夫卡”筑垒区;第三大据点则是“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城市群。
俄乌战争爆发之初,为了避免高战损,即使从基辅撤军并将顿巴斯列为主战场之后,俄军也仅仅是攻占了这三大据点之中防守最薄弱的“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城市群。之后俄军顶住了乌军2022年秋季大反攻和2023年夏季大反攻,才反手攻下了阿夫杰耶夫卡市,等于是将乌军的第二大据点“库拉霍沃-阿夫杰耶夫卡筑垒区”攻下了一半。现在俄军开始向“库拉霍沃”筑垒区挺进,显然是要和乌军继续玩“乱拳打蒙老师傅”的套路了。
你北约训练出来的乌军,不是擅长打计划中的规模性作战吗?那我俄军就同时发动4场以上规模的攻坚战,让你本就缺少兵力的乌军根本无法造计划。千连大战,你打起来都费劲,现在再来个百营大战,让你乌军新拉来的壮丁连北约复杂的武器都不会用了,更别提打什么战术配合了。
图片
俄军这种“我难受你更难受”的疯狂打法,功效还是明显的。在过去的一周里,进攻并不是那么明显的俄军不仅顶住了乌军在哈尔科夫边境战役中的反击,甚至还总体上再次拿下了乌军30平方公里的阵地,真正做到了对乌军及乌克兰的蚕食。蚕食虽慢,但绝对是会上瘾的。眼看着对手一天天弱下去,自己一天天强起来,对于积弱近30年之久的俄罗斯而言,肯定是一件快事。
所以现在,俄军已经开始担心,若是基辅真的听了莫斯科的劝,以撤出乌东四州为前提条件真的启动谈判,那志在打散北约的俄军在国际舞台上可就被动了。因此现在俄军同时开打4场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显然也是为了将美国为首的北约深度拖入乌克兰战争这个泥潭。
图片
没有雷霆手段,怎显整顿国际秩序的大好心肠。不把北约打疼了、打散了,加在俄罗斯身上的上万条制裁措施如何消除得了?不和美国结下点血仇,谁又相信俄罗斯扛起世界反霸旗帜是真心的。
于是,俄罗斯的核潜艇已经在加勒比海和美国的核潜艇对峙了,而这种对峙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在瑞士比尔根山反俄大会上,全球南部主要国家要么无视此次会议的存在,要么没在最终的宣言上签字。基辅和北约组织此次峰会的主要目标是团结世界上所有主要国家支持乌克兰的战争立场,并没有实现。
此外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ICIS咨询公司的报道称,5月份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量近两年来首次超过了美国,俄罗斯占欧洲进口总量的15%,美国仅为14%。
图片
这只能是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直号称努力帮助乌军在正面战场打压俄军的欧洲各国,实际上也一直在努力购买更多的更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以至于七国集团的能源部长在意大利都灵举行会议后发表声明称,同意继续努力拒绝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努力拒绝,自然是因为拒绝不了,放着便宜的不用去用贵的,这本身就是怪事。
所以换个角度思考说,欧洲这是在花钱培训俄军适应现代化战争也不是太过分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