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富在贵州“掘金”好几年了

图片
清镇的人口增长是一种基于工作机会的增长,同时也是带来了财政收入增长的良性增长。
作者:今纶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各地发布的数据中,有5个县域去年人口增量超过1万人,分别是安徽的长丰县、肥西县,贵州的清镇市,浙江的义乌市和江苏的昆山市
安徽这些年发展很快,所以,长丰、肥西在列,我觉得不奇怪,毕竟比亚迪在长丰、福耀在肥西有布局。
至于义乌和昆山,那简直是中国县级市里面神一般的存在,义乌常年在快递排行榜单上名列前茅,据义乌海关统计,2024年1—5月,浙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2645.0亿元,同比增长22.0%。
而昆山已经连续19年荣膺百强县榜首,2023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在突破500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5%的增长。
所以,当媒体把前述数据推送到我的面前,我还是有点将信将疑,贵州清镇这么厉害?贵州发生了什么?
01 清镇去年税收增长20.6%
2023年,前述这五个县分别比2022年增加了多少人?
长丰县增加3.3万人;
昆山增加2.33万人;
清镇增加1.94万人;(注:清镇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是增加2.1万人)
肥西县增加1.7万人;
义乌增加1.5万人。
这里要特别说说义乌,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商户云集。数据显示,2023年义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954元
据义乌海关统计,2023年义乌市进出口总额达5660.5亿元,居全省县(市、区)第一,同比增长18.2%。其中出口5005.7亿元,增长16.0%;进口654.8亿元,增长38.7%。出口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实现“全年红”。
图片
▲义乌
义乌在小商品市场上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而肥西县,2023年全年GDP比上年增长7.7%,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增速,目前,肥西县已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近百家。2023年,肥西县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326.1亿元,同比增长32.5%。
贵州清镇市相对低调,作为一个偏居西南的县级市,居然在人口增长上可以和位于长三角的四个县比肩,甚至超过义乌。
清镇的“秘密”是什么?
过去的这一年,是清镇经济持续增长的一年,这种增长是有结果,有经济效益的增长,绝对不仅仅是GDP的增长。
2023年,清镇财政总收入328159万元,比上年增长3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9472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税收收入107712万元,增长20.6%。
财政收入尤其是税收的增长是硬本事,清镇为什么这么牛气?
图片
▲清镇
因为企业、项目接踵而至,仅仅在2023年我们看到这些数据和事实:
8个总投资10.87亿元的铝及铝加工项目落户清镇,靖帆科技绿色CTP数码印版新材料、贵铝15万吨再生铝建成投产,年产3万吨超薄及动力电池铝箔进入试生产,11个共62.79万方的标准厂房全面建成,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户,工业投资占比36.67%,规上工业增加值76.2亿元、增长9.2%。
新增涉旅市场主体310家,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9.35亿元。
你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县级市,而且是在欠发达的贵州。
但这些只是结果,前提是营商环境好,企业来了留得住。
清镇的营商环境是可以拿到全国去PK的,2023年,清镇再次荣获“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称号,共兑现民营企业政策性扶持资金1.15亿元。
图片
企业来了,企业挣到钱了,就要招工。
2023年,清镇新增城镇就业1067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50人,返乡农民工外出再就业7493人。
其实,清镇常住人口增加的逻辑是很清晰的:提升营商环境,企业愿意落地,就要招工,有了工作,人口就会增加。
因此,清镇的人口增长是一种基于工作机会的增长,同时也是带来了财政收入增长的良性增长。
高达20.6%的税收增长,这是清镇的荣耀,也是清镇的财富。
02 宁德时代掘金贵州
清镇是贵州的一个典型代表区域,实际上,贵州今年以来的整体经济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贵州2024年一季度GDP为5178.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5%,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
这一增速是超越全国增速5.3%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1954.52亿元,增长7.8%。
贵州的优势正在凸显出来,思路更加清晰。
在2024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贵州明确“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省级主抓‘六大产业基地’”,那么主要是哪六大基地呢?
其实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了解贵州、投资贵州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大产业基地”主要是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算力保障基地、白酒生产基地、产业备份基地。
贵州的“六大产业基地”在全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既有基于资源的转型升级,也有支持科技的算力与大数据,还有提升生活品质的酒业,更有基于备份的产业基地。
图片
▲贵州贵阳黔春立交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独特存在呢?因为贵州的各种资源、产品确实有相当的稀缺性,而且与发达地区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所以说,贵州近年来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平稳增长确实是有原因的。
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再用市场化的思维去找“客户”,必然势如破竹。
比如,宁德时代为什么看重贵州?
2023年10月27日上午,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一期正式投产。
图片
▲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
宁德时代贵州基地位于贵安新区的一期项目将逐步创造3000多个就业岗位。项目一期按照“灯塔+零碳工厂”高标准设计,采用先进的高节拍、高自动化、高柔性等技术,是目前宁德时代最新的生产线,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50亿元。
宁德时代贵州基地是宁德时代全球十三大基地之一。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当天表示:“宁德时代在贵州投资生产制造基地,离不开贵州的政策引领和资源、产业链优势。”
图片
那么,贵州有宁德时代需要的哪些资源呢?首先,磷矿是最具吸引力的。
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它的正极主要由磷酸铁锂、钴、氧化锂等材料组成,而磷酸盐则是制备磷酸铁锂的原材料之一。因此,在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磷酸盐。而磷酸盐一般是从磷矿中提取得到的。
贵州的磷矿储量有多少?
中国目前产能最大的现代化单体露天磷矿山就在贵州。
图片
位于瓮安县与福泉市交界处的贵州磷化集团瓮福磷矿白岩矿区穿岩洞矿,凭借8795.22万吨露天开采资源储量与350万吨设计年产量,成为该领域“国内之最”
这是贵州磷化集团产业链上的重要“精料粮仓”。目前年产超360万吨、产值约23.4亿元的穿岩洞矿,已成为贵州磷化集团现代化肥、精细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三大产业赛道矿石供给的主要来源地。
有磷矿,有全国领先的磷化集团,宁德时代布局贵州是一种必然,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生态链的崛起。
据统计,现在全球四分之一的三元前驱体、全国五分之四的湿法净化磷酸在贵州生产,全国生产的大约每3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装载着贵州“磷元素”。
图片
▲贵州磷化集团湿法净化磷酸装置
从产业链来看,贵州具有丰富的矿产和化工资源,随着中伟股份、振华新材、安达科技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企业迅速崛起,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在黔布局形成良好协同互补效应,上、中、下游形成耦合之势。
所以,你以为贵州只有黄果树瀑布和酸汤鱼,没想到福建大佬、香港首富曾毓群已经在贵州“掘金”好几年了。
资源稀缺,企业必然要来挖掘资源,与贵州共同成长。
在新能源领域,贵州的优势既是先天的,也是后天奋发努力的结果。
03 贵州人口保持正增长
贵州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数据显示,贵州规模以上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总产值从2020年120亿元增长至2023年695亿元,已成为支撑全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
图片
但贵州人的目标显然更为高远:
今年2月,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建设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
到2027年,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总产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
也就是说基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税收、工作机会还将增长,将有更多企业基于资源、营商环境的考虑涌入贵州,围绕宁德时代等企业投资布局,形成日益丰富的产业链生态。
图片
▲大龙开发区
贵州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池以及材料研发领域非常重要的区域,而且排名还在上升。
很有意思的是,在贵州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贵州的人口依然保持正增长。
2023年自然增长率保持正增长的只有广东、广西、青海、贵州、西藏和宁夏6个省份。
在6个保持正增长的省份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为西藏(7.96‰),其次是宁夏(3.43‰),排第三的为贵州(2.88‰)
从出生率来看,排第一的为西藏(13.72‰),贵州则位居第二(10.65‰),宁夏位列第三(10.02‰)。
图片
▲贵阳
贵州的优势之一是育龄人口相对较多,从而使老年人占比相对下降,老龄化程度相比全国较为温和。
七普数据显示,贵州60岁及以上人口593.14万人,占15.3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445.65万人,占11.56%。
从全国来看,60岁以上人口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均高于贵州。
贵州具有人口优势,还有资源优势,这也是贵州人在新能源总产值上敢于喊出5000亿的底气,贵州的经济力量正在喷薄而出,西南逆袭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