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插用家里电给电动自行车充电 北京西城部分平房、大屋脊筒子楼安装简易充电设施

一户一插,用家里的电就能给电动自行车充电。近日,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在继率先取消集中充电设施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费后,又出便民惠民新举措,为符合安装条件的院落安装简易充电设施。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举措是北京市西城消防救援推动街道推出的,年内预计安装850个简易充电设施。
图片
杨梅竹斜街107号是辖区一处占地900平方米的大屋脊筒子楼,南北2栋楼共住28户居民,属于老旧居民院落。由于平房区街巷空间狭小,能够提供集中充电的公共区域相对较少,共享充电桩、充电柜难以达到理想的适配数量,而杨梅竹斜街107号距离集中充电设施较远,居民安全充电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图片
考虑到大屋脊筒子楼消防安全隐患较大,居民的充电需求也已经摸排清楚,街道决定以该院落为试点,先行为院内符合条件的5户居民安装单仓充电柜,保证居民安全规范充电,降低火灾风险。
在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全力推动、街道具体实施、社区综合协调和居民积极配合下,目前,院内5个单仓充电柜已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电动自行车数量与充电接口数量比例达到1:1。因充电灵活便捷、便宜实用,又消除了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飞线充电的隐患,自安装以来,单仓充电柜深受居民好评。
图片
试点成功且反馈良好,街道再次加快推进简易充电设施制作,并于6月起,在辖区范围内逐步安装,年内预计为符合条件的院落安装简易充电设施850个。届时,平房区居民将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的充电服务。
“简易充电设施有两种,一种是单仓充电柜,在居民院内安装,共计250个,一种是简易充电盒,在院外安装,共计600个。”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两种简易充电设施除配有常规的五孔插座外,均配有仓门锁、漏电保护器,使用的是居民各自家中的电,可以充分保证居民财产安全。
两种设施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的特色。单仓充电柜体积相对较大,内部可以放入电动自行车电池,考虑到院内的消防安全问题,柜内还配有灭火球,如柜内着火灭火球会自动爆破,且柜门四周设置有密封条,限制氧气进入,达到有效抑制火势的作用。
与单仓充电柜相比,简易充电盒更加小巧,虽不能直接放入电动自行车电池,但其接地、短路、漏电保护一个不少,而且由于安装在院外,特别做了仿古设计,更加符合街区整体环境风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疏堵结合一直是西城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工作坚持的原则。如今,西城区大栅栏地区简易充电设施即将大范围“上岗”,与集中充电设施相互补充,辖区居民的“心头愁”将变成“心头好”,地区消防安全也将进一步加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