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河南山区抗旱:村干部送水到户,企业景观水变庄稼“生命水”

全文2632字, 阅读约需8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镇寨子沟村等山村在连续无有效降水超60天后,迎来首场降雨,村干部们送水到户以缓解村民饮用水问题。

02由于干旱,部分村民家中饮用水不足,村干部们组织抗旱多日,连续组织送水到户。

03企业景观水被用来灌溉庄稼,成为农民的“生命水”,如鲁山县赵村镇东坪村的水稻田得到灌溉。

04除此之外,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全力支持赵村镇各村庄抗旱,调用两辆载重量共16吨的水车,抽取企业储水送给周边7个村镇。

05尽管旱情严重,但河南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充足,能够满足抗旱需求。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杨晓妍 记者 李佳子 文/图
在连续无有效降水超60天后,6月16日,张立群所在的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镇寨子沟村,迎来了首场降雨。
寨子沟村位于山区,海拔近千米。山上的独居老人家中,水龙头5月底就已经接不出水,村干部们或骑摩托车将饮用水到村民家,或将生活用水运送至主干道。这样的场景在赵村镇多个山村出现,为缓解村民饮用水问题,他们已连续组织抗旱多日。
17日午间,地面的雨水已经不见痕迹,农田里此前打蔫的玉米苗比前些天舒展不少。今年67岁的张立群沉思许久,这样的干旱,在他记忆里也是鲜有的。
送水到户
据顶端新闻此前报道,进入6月以来,安阳等16个省辖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气象干旱达重旱及以上等级。
时间进入6月16日,干旱多日的鲁山镇赵村镇,迎来了首场降雨。
赵村镇地处鲁山县西部山区,辖29个行政村。其中相对海拔较高的寨子沟村在山区深处,经过降雨,最高气温从前些天的近40℃降至32℃左右。但部分村民的饮用水还是跟不上,送水还要继续。
尽管盘山路早已修好,可要进入寨子沟村的不少村民家中,仍需要将车停至主干道,再人力攀爬一段山路。
17日上午,寨子沟村8人组成的送水小队带上瓶装饮用水出发前往山腰、山顶的农户家中,妇女主任段祥梅是其中唯一的女性,“我们村地形相对复杂,有些村民家住深山,因为干旱,海拔高的家里接不出水,村里就出钱买水,再由送水小队开车至路口,人工扛到他们家中。”
图片
鲁山县赵村镇寨子沟志愿者将水送去村民家
寨子沟村支部书记杨现利、驻村书记张钦尧和段祥梅都是志愿者成员,他们平均年龄40岁左右,在村中已属于“青壮年”。从6月起,几乎每天早上他们都会走访村中住户,赶在气温升高前将水送至村民家中。
刚下过雨,进入深山的小路有些湿滑,扛着二三十斤的饮用水走山路不是易事,穿过狭窄的小道,送水小队达到腿脚不便的老人家中时,老人正在吃饭,送水志愿者额头上的汗珠一直滴落。
“5月下旬到现在,水龙头就接不出饮用水了,最近都是村里送的水保障我们的吃喝。”因为年纪大、腿脚不便,任忠夫妇很少下山,孩子也在外地打工。
一场雨
据河南省气象局消息,截至6月14日,我省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5月下旬以来,平顶山多地遭遇极端干旱。据平顶山市气象台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10日~16日当地周极端最高温度为44.3℃。6月13日、14日,当地多次发布高温橙色、红色预警。
鲁山县气象局局长盛章磊介绍说,在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6月16日鲁山县出现中到大雨天气,降水分布不均。6月16日14时至17日7时,该县平均降水量18.5毫米,最大降水量32.3毫米,出现在赵村镇。
“昨天下雨,用水桶蓄了点水。”住在深山中的独居老人张立群,在院内外摆放了5、6个水桶,降水过后,桶内存了大半桶水。他说,饮用水问题有村中帮忙解决,但生活用水、牲口用水也有缺口,他打算用这些水喂鸡、浇庄稼。
水井就在屋后不到百米远的小路上,下雨前井中的储水已几乎见底。年近七旬的张立群回忆说:“之前也旱过,但都不至于断水,现在喝水只能靠村里送,昨天趁着雨水,我简单洗了洗澡。”
他不担心庄稼作物,“玉米已经长高了,过了最怕旱的时候。”寨子沟今夏“夏收”得早,5月底旱情之前“夏播”已经收尾。
图片
寨子沟村的河道,水已干枯
17日午间,寨子沟村主干道上的前一天的雨水已经不见痕迹,庄稼地旁的泥土湿润松软,农田里5月播种下去的玉米已经长得一米高,打蔫的叶子也舒展开。
山路旁曾经河道里的石子被曝晒,难见前一晚的积水。有村民讲述说,五月底河道就干了,一直到现在,“一场雨缓和不了干涸”。
景观水变庄稼“生命水”
旱情之下,鲁山县赵村镇东坪村新一季的秧苗日前刚刚栽下。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介绍说,受地理因素影响,我省山丘区面积占到47%,山丘岗地打井困难,浇灌条件较差,影响抗旱能力。
不同于平原地区,东坪村虽不是主产粮区,村里的庄稼作物也种类丰富。一村民介绍,当地一年种两季,5月小麦收成之后,农户会接着种上玉米、花生或水稻。
河南农业农村厅公布消息,截至6月13日,全省夏播面积7915.2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7.9%。粮食作物已播6059.5万亩,占预计面积的89%,其中玉米5135万亩、水稻499万亩、大豆276万亩;花生已播1197万亩;瓜菜已播509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
图片
鲁山县赵村镇东坪村水稻田
水稻插苗期正是最需要灌溉的时候。5月下旬以来的旱情,让东坪村的水稻田几近干涸,眼看着再旱下去,来年水稻的收成就没有指望,农户焦急,村干部也东奔西走寻找灌溉水。
图片
企业景观水灌溉后的稻田 摄影:崔一哲
东坪村党支部书记汤建全告诉记者,上游天瑞集团有一水体景观,且存有水源,经赵村镇党委政府协调,天瑞集团打开景区橡胶坝闸门放水,方便沙河沿线群众引水灌溉,抗旱保苗,“虽然存水不多,但企业急农民所急,第一时间打开橡胶坝水闸,为下游5个村庄100多户稻农的禾苗送去了‘救命水’。”
6月17日,在东坪村的走访中,顶端新闻记者发现,种水稻的田地湿润,一场大雨过后,灌溉后的农田多了几分绿意。虽然稻田表面没有积水,但农户对旱情的焦虑已经缓解了不少。
除了上游企业,位于鲁山县赵村镇的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也全力支持赵村镇各村庄抗旱。
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为供水专门成立了小组,同时调用两辆载重量共16吨的水车,抽取企业储水,义务送给周边7个村镇。
抗旱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河南此次持续的高温干旱,是季风与高压系统共同影响的结果。
据统计,自5月27日以来,平顶山鲁山县36座水库累计放水1500多万立方米,灌区已涉及16个乡(镇、办事处),总灌溉面积达23万余亩。
图片
大峰沟村民排队接水
17日午间,大峰沟村大峰沟村包村干部杨增军,驻村第一书记汤保国、村委会主任杨根生、村委委员张小飞、支部委员王宁等人将送水车开至村口,等候接水的村民已在树荫下等待,“排排坐”的水桶有大概30个。
图片
黄兴奎和老伴用三轮车运水
村民黄兴奎带上五个水桶,接上三五天用的水后,和老伴用三轮车运水回家。几个老相识看见村干部冒高温保障供水,连声感谢,“吃饭、洗碗甚至上厕所都需要这些水。”
村干部介绍,大峰沟村常住人口近700人,5月下旬旱情后,村里近200人饮水受到影响,且多为年迈老人。
村干部们齐力寻找水源,村里出钱租下水车,镇上提供储水罐。水车随时在村中就位,村民用水有缺口时,一个电话,水车便到水源处抽水,开到家门口。
而在赵沟镇上汤村,位于上游、远离水源的农户家中旱情以来饮用水不足,村支部副书记徐双选及村两委干部协调,村里出资承包邻居家深井的地下水源,为缺水老人接上了水管,从根源上解决了吃水问题。
这些只是赵村镇抗旱的缩影。
据河南气象部门最新预报,6月24日之前,全省将维持高温晴热天气,农业干旱仍存在发展趋势。
而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此前接受顶端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6月13日,河南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
(文中部分村民为化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