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都不容易

图片
最近一家机构搞了个500创富榜,统计了一下富人的身价,不出意外名列前茅的还是熟悉的老面孔,如拼多多的黄峥、字节跳动的张一鸣、腾讯的马化腾、阿里巴巴的马云等。
唯一陌生又熟悉的面孔是万达的王健林,又一次回到前列。
拼多多的黄峥变化大,是因为黄峥持有的股票一直在涨,拼多多搞下沉市场,走的淘宝和京东无路可走,看价不看货,甚至教培都能在上面找到几十块一节的,自然市场份额和营业额一涨再涨。
但是王健林的排名变化大,这不是说王健林的财富增长了多少,随便上网找一下机构过去发布的排名,就能知道王健林的财富总额几乎没有变化,稳定在1500亿元左右,但是排名变动很大。
从2017年房地产高潮时候,王健林就一直在转型做轻资产运营,又是卖万达广场又是卖大楼,终于没有随着之后房地产企业的遍地哀鸿垮下去。资产总额除了对赌协议要偿还的那两年,卖资产卖的有点多以外,基本没有变化。
2014年的时候,榜单总共500名,小200名是房地产商,到了今年,只有不到50个了,而且资产大幅缩水,还有人锒铛入狱。
2014年的时候,如今的比亚迪代表的汽车、还有清洁能源的光伏和锂电池,三个行业贡献了100多位企业家,这些人在2014年的时候没进榜单,在2024年进了,短短时间,天翻地覆。不变的王健林,变了的是别人。
一群人占着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财富值不断增加,一个小米,贡献了五个人,一个医药行业,贡献了60多人,一个消费概念,贡献了50多人。
出海企业更是从几乎没有,到出海业务暴增,代表先进制造的立讯精密、代表家电的美的,代表电池的宁德,都在海外营收过千亿了。
占着噱头的人跟着噱头换来换去,以前金融地产,现在产业升级,以前城市化,现在新质生产力,不占噱头的王健林一直在稳健游泳。万达要轻资产运营,还得靠着把商管做好,做好才能真正实现转型。
王健林到处奔波,也就在忙这个和还债,没有别的。
别人潮起潮落,潮水上来弄潮儿,下去了发现都没有穿短裤。排名能有这样的变化,全靠同行的衬托。富豪榜单上的企业来回换,王健林只能跟着他们进进出出起起落落。能有什么办法?
人讲三十年河东,人也讲没有不会过气的网红。市场经济三十年,来来回回的首富,来来回回的榜单,走马灯一样的换。谁也保证不了,时代就能让自己跟上。就算是弄潮,或者弄过潮的,最终大浪淘沙,又剩下了几个呢?赶得上和赶不上,就在一不留神间。
终究还是太快了。一生只有一次,选择却是极多,选对了,总有时候,乘风而起。选错了,也不代表就没有机会重来。
除非捅出来的窟窿太大,饶你不得。要不然,得饶人处且饶人。
毕竟,都不容易。只是饶的时候,希望多饶饶百姓。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