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第一岛链基地被解放军全灭,美军找到新“救命稻草”

“一旦中美爆发大规模冲突,美国在第一岛链的军事基地可能都会被摧毁,面临失去立足点的危险”。这是美国海军高层近年来反复描述的灾难性场景,为了避免噩梦成真,五角大楼动员美国企业界和智库帮忙想招。美国著名舰船设计建造企业“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提出的“移动武库平台”(MODEP)概念就是专门为此设计的,旨在将闲置和多余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改装为全副武装的海上移动导弹和补给基地,提升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军备和补给能力。
图片
据美国《海军新闻》网站近日报道,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海空天2024”国防工业研讨会上,“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提出了这种全新的海上武装平台设计。“移动武库平台”可以以5-8节的速度航行,每天航行约200海里,在不加油的情况下总航程为4000海里。“它在所有海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包括在恶劣海况条件下”。此外“移动武库平台”还可提供6兆瓦-20兆瓦的额外动力、230万加仑的燃料容量以及8000吨的有效载荷能力。
针对美国海军当前的主要焦虑,“移动武库平台”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图片
由于美国在从关岛到第一岛链的辽阔西太平洋地区都缺乏可靠的反导基地,而美国海军的主力舰艇在战时又可能被解放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赶出数千公里之外,因此“移动武库平台”专门强化了强大的武器配备能力。它的内部空间远大于常规水面舰艇,可以搭载大量武器执行美国海军迫切需要的防空或打击任务。它可以容纳多达512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装置,相当于美国海军主力驱逐舰“阿利·伯克”级载弹量的5倍;它也可以容纳尺寸更大的MK-57垂直发射装置,后者安装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用于发射大型高超音速打击武器或弹道导弹等。
同时在执行反导任务时,“移动武库平台”的视野更好,因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一般高度都在水线以上45-90米,是普通驱逐舰桅杆高度的2-4倍,在更高的高度架设各类雷达传感器可以获得“极佳的监视和能见范围”。
更重要的是,“移动武库平台”还可以四处移动,哪里有危险就部署到哪里,比现在的陆基反导系统更为便捷,而且也不会像陆基系统部署时受所在国的制约。
图片
而针对美海军担心在西太平洋地区没有补给基地的问题,“移动武库平台”能储备大量弹药、燃油和补给物资,为美国海军的水面战舰和核潜艇提供轮换、维修和补给以及为各类船舶进行海上加油。根据“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的介绍,“移动武库平台”配备两台能够起重100吨的起重机,可以为舰艇的垂直发射装置重新填装导弹。
记得老司机之前也提过,这种“海上弹药补充能力”是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心心念念多年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因为在垂直发射装置再填装弹药时,需要精准地将导弹吊放到垂直发射单元里,这个过程非常容易受到大风、海浪和水流的影响,如今美国海军只能在平静的港口里才能完成相关操作。
图片
托罗此前多次明确要求“优先恢复在海上重新填装战舰垂直发射系统的能力”,以“增强现有部队的前沿持久战斗力”。他曾在公开演讲中宣称,如果与中国发生冲突,美国海军的主力战舰只要进行一两次交战就会很容易地发射完所有导弹,然后只能离开战斗去重新补充——对于美国太平洋舰队而言,只有日本、关岛、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的少数港口具备为这些舰艇填装弹药的能力。然而“日本和关岛的海军基地可能会被解放军远程火力摧毁,或者处于不安全状态,在此补充弹药的船只将过于脆弱。到夏威夷重新装载弹药将意味着美军舰艇必须在两周或更长的时间内退出战斗,到加利福尼亚的航行更糟糕,横跨太平洋至少要花费三个星期的时间”。因此可以在太平洋前沿部署、并为美军舰艇垂直发射系统重新填装弹药的“移动武库平台”的这些特性,显然非常对美国海军的胃口。
图片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将石油钻井平台改装为海上军事基地的设想由来已久,早在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五角大楼就对于这类大规模军事行动需要依赖盟国的港口深感不方便,因此设想在建造部署在国际海域的海上浮动平台作为半永久性的军事要塞。但1999年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的研究报告否决了这种设想,因为它存在成本昂贵和容易遭到导弹攻击的明显弱点。2018年美国海军的相关研究也提到这类半永久性海上军事设施的弱点,尽管防空反导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这类海上平台的安全性,但能否对抗新一代反舰导弹的威胁还是未知数。
枢密院十号/老司机马识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