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连夏至,三人要躲午”啥意思?啥时候夏至?和端午相连吗?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10个节气,当它出现之后,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气温会升高,空气当中的湿度会变大,雷雨交加会成为常态。端午,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有小端午,大端午,还有末端午之说,小端午人们最为重视,其次为大端午,再次为末端午。
图片
端午和夏至的一个关系?
如果把夏至单纯看做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和端午好像关系并不是很大,但你要知道,夏至也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它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传统节日,那么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就会明白和端午是存在一定关联的。
图片
端午它的起源本身就比较的模糊,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一个说法,而这其中,就有提到“夏至说”的一个理论,说端午节,其实就源自于夏至,
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图片
从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中,我们其实也可以发现和屈原没有太大的关系,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看到这里,说端午节起源于夏至,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另外,夏至在中夏之位,即午位,午属阳;夏至阳气最盛,且白昼最长。这也说明和端午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片
今年啥时候夏至?和端午相连吗?
2024年夏至,是在公历的6月21日,农历的五月十六,端午,有三个,分别是五月初五,还有五月十五,以及五月二十五,显然前后是不相连的,但是五月十五,被称之为大端阳,也就是说端阳夏至连,它确实存在。
图片
我们考虑到端午和夏至的一个关系,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端午确实是从夏至当中分离出来的,那么具体存在什么习俗呢?
不管是夏至也好,亦或者大端午,都是阳气达的最盛,同时这个时候,毒虫出门,所以民间人们认为,都要躲午,也就是躲阳气最盛的时候。
“端午连夏至,三人要躲午”啥意思?
很多人会在想,端午节不是早就过去了吗,怎么又是端午连夏至呢?这里要重点说一下,这里说的端午,指的就是大端午节,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十五,而农历的五月十六,刚好就是夏至,因此,今年就是端午连夏至。三人要躲午,午就是阳气,那么哪3人要躲呢?
1、 年幼的小孩
老话说:“阳气是生命之源,也是万毒之首”,《论衡》中也提到:“夫毒,太阳之热气也,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因此对于年幼,抵抗力比较差的小孩子,要躲避阳气最盛的时候,也就是午时的一个太阳。
图片
2、 年长的老人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极致,是北半球阳气最强的一天,也是毒气最强的一天。这个时候,是火气聚集的时候,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很难适应这个时候的天气变化,所以要躲避,一般就是在午月午时不要出门去。
图片
3、 新婚的女人
按照民间的说法,此时阳气最盛,而刚结婚的女人,阴气没有那么强烈,就容易被伤到,很容易受到外界高温的一个困扰,而且做事情的时候,也容易出现不顺利的一个情况。
图片
今年是典型的大端午连着夏至,人们认为三人要躲午,也是寄托着人们安康的一个心愿,希望在邪气比较大的午月,能够健健康康,顺顺利利,不受外界的一个干扰,人也更加的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