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挨饿“逆转”脂肪肝?有一类真可能有点用

受访专家: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主治医师 张玉姣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健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在体检中查出脂肪肝。《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达到12.5%~35.4%。网上流传着不少“逆转”方法,让脂肪肝患者颇为心动,其中“一周饿2天就能解决脂肪肝”的说法热度特别高,“挨饿”真能解决脂肪肝吗?
图片
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主治医师张玉姣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每周饿2天”也称间歇性禁食,主要有3种形式:隔日禁食、5:2饮食和限时饮食。间歇性禁食的减肥效果与传统节食方法(少吃)的减肥效果不相上下,在短时间(8~12周)内,间歇性禁食不仅能使体重轻至中度减轻(3%~8%),还有助改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如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胰岛素抵抗和糖化血红蛋白。2023年,《肝脏病学通讯》杂志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肯定了间歇禁食对脂肪肝的有益作用。我国临床医学指南也指出,间断性禁食可减重,且对代谢、心血管和肝脏健康有益。
因此,靠“饿”来改善脂肪肝确实有一定作用,但也分人。张玉姣表示,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的病变,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类。酒精性脂肪肝,顾名思义,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细胞结构异常或功能性障碍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即大众常说的脂肪肝,被称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与遗传、代谢异常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果是酒精性脂肪肝,一周饿两天是解决不了脂肪肝的,需要戒酒才可以。如果是代谢相关脂肪性肝,一周饿2天可降低体重、体脂率、胰岛素水平,对脂肪肝有一定改善作用。而且,并非所有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都适合“饿”。合并糖尿病、低血糖、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患者,禁食可能带来风险。禁食期间如果补偿性暴饮暴食,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
张玉姣建议,只有多管齐下,效果才显著。
1.调整饮食。少吃富含饱和脂肪、胆固醇、精制碳水化合物、含糖饮料、深加工食品等食品;适当多吃些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全谷物、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增加运动。每周进行3~5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累计135分钟以上时,可改善脂肪肝患者心肺功能,减少肝脂肪含量;每周累计150~240分钟以上,能减少体重和腰围;每周进行3~5天高强度间歇训练(包括2~4分钟内进行1~5次高强度训练,间或进行2~3分钟低强度恢复训练)也可减少肝脂肪含量,并改善心肺功能。研究显示,每周快走150分钟,并坚持3个月以上,可使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降低3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和强度。
3.戒烟限酒。建议尽早改变吸烟、饮酒、不规则进食(不吃早餐、吃宵夜、快速进食、爱喝甜饮料)、熬夜及久坐等不良行为。
如果改变生活方式仍难以在1年内减重5%以上,且BMI≥28[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的代谢性脂肪肝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辅助减重。符合减重代谢手术标准者,也可考虑应用代谢手术治疗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
责编:张宇
主编: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