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拉满的“下马酒”和成吉思汗有何关系?

图片
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相信每个人看到这句词,都会想到成吉思汗驰骋沙场的画面。作为蒙古国开国君主,成吉思汗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诸部落后,进而征服了半个世界,建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蒙古大帝国。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讲究“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成吉思汗与酒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片
成吉思汗的饮酒观
“此物少喝则兴奋,多喝则乱性。”这是成吉思汗的饮酒观。在成吉思汗的时代,饮酒已经成为蒙古各部落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成吉思汗在许多饮酒场合,都能够做到控制自己,饮酒适量、绝不放纵。
图片
不仅如此,成吉思汗还在很多饮酒场合谈论饮酒的道理,比如,“这东西少喝如同蜂蜜般的甘甜,略微多喝一点,可能有昏聩的危险,因此一次喝三杯就行了,超过三杯就算喝醉。” “喝两杯比喝三杯好,喝一杯为更好,压根不喝为最好。可是,哪儿找根本不嗜酒的人呢?”
波斯史家拉施特在《史集·成吉思汗纪》中也有记载成吉思汗关于酗酒危害的训诫:醉酒的人,就成了瞎子,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也成了聋子,喊他的时候,他听不到,他还成了哑巴,有人同他说话时,他不能回答。他喝醉了时,就像快要死的人一样,他想挺直地坐下也做不到,他像个麻木发呆头脑受损伤的人。
图片
成吉思汗对酒的克制体现在细节之中。有一次,乃蛮部的塔惕罕派使者带樽酒来与他商讨征战的大事,成吉思汗喝三杯就绝不再喝。还有一次,成吉思汗和宋国将军一起饮酒,他还能指出对方礼仪的不妥之处。不仅如此,成吉思汗绝不让将军和士卒放纵嗜酒。
图片
“下马酒”的传说
“下马酒”是我国草原民族自古传下的一个接待远方客人的礼仪,这个礼仪也和成吉思汗有关。
相传成吉思汗有两件心爱的宝物,一件是象牙扳指,另一件是雕花银酒杯。在他的实力壮大之后,结义兄弟扎木合心生嫉恨,假借宴请的名义,想通过在酒中下毒来加害于成吉思汗。
图片
刚刚下马,扎木合端起一杯毒酒请成吉思汗喝,成吉思汗接过酒时,将带着象牙扳指的拇指伸进酒中,象牙扳指颜色变黑,于是将酒朝天泼去;第二杯酒时,象牙扳指变得更黑了,将酒洒到地上;接过第三杯酒,成吉思汗将酒泼向远方,并命人拿出雕花银酒杯来喝酒。
后来,大家都学着成吉思汗用扳指来试毒,随着时代的变迁,试毒的作用消失了,但这个敬酒程序流传下来,成为蒙古族的一项喝酒礼仪。
图片
“下马酒”的具体敬酒礼仪是,客人双手接过酒碗后, 用右手无名指蘸一蘸酒后弹向天空,称为“敬天”;然后再用无名指蘸一蘸酒后弹向地面,称为“敬地”;最后再蘸一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最后双手端碗,一饮而尽,以示对主人的尊敬。
如今,这项敬酒礼仪仍在大草原流传,当有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在献上哈达时必然会奉上一杯下马酒,被看作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