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名老中医肖学忠:精研太白草医药 五十载悬壶济世

海报新闻记者 孙淼 济南报道
  逶迤绵延的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其主峰太白山素有“一日历四季”之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太白山蕴藏的上千种中草药,所谓“太白无闲草,处处都是药”,也让太白山与长白山、神农架齐名,被誉为“中华三大药山”。
  这里不仅是“中药材”的天然宝库,也孕育出了一位民间草医“泰斗”:他从医五十余年,治愈患者遍布国内外,现今虽已八十多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周坐诊,为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把脉驱疾;他一生致力于中医“脏腑气机”“三焦腑实”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精研太白草医药,注重传统中医学与草医药的互补取精,对太白草药传承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他便是陕西省名老中医、太白草医药文化带头传承人——肖学忠。
图片
大山里的草医:
“痴迷”太白草医药
  太白草药在中国民间已有几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在生活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据记载,太白草医草药的使用最早始于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广泛流行于陕、甘、川地区,在防病治病,尤其是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
  肖学忠出身中医世家,据介绍,他的曾祖肖云天因其聪慧而传教岐黄之术,后因其长于诊断而疗效确切,善用草药而费用低廉、心系民众而医德高尚,一时声隆,并开创了肖氏一门,到肖学忠已传至第三代。
  肖学忠沐岐黄而生,闻药香而长,尽得家传,众人称之为“小郎中”,弱冠之年已可挑起肖氏一门第三代的大梁,后又考取专业医学专业深造,毕业后在陕西省周至县工作中,肖学忠结识了大量的民间医生,由此对太白草医药的认识步步加深,也因此立志,遍访陕西民间医者,只为传承民间草医、草药,以太白七药造福三秦百姓。
  逶迤挺拔、气势磅礴的秦岭山脉锻造了年轻时肖学忠强壮的体魄、刚毅的性格、奋发向上的精神。老一代草医感念肖学忠对于太白草医药的热忱,均知无不言。肖学忠几乎拜访了周至全县的所有诊所、民间医生以及陕西省大多数有名望的草医,终聚百家之长,得习太白草医大成。
  因疗效卓著,前来求治的患者络绎不绝,行医50余年,肖学忠蜚声关中。然而,太白草医源于民间,肖学忠深知草医的用药治病经验往往是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家谱传承,当时没有特别的体系和系统的章法。在行医治病间隙,他苦心钻研,于2004年主导成立了陕西中药学会草医专业委员会,前后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2项,参与编撰《陕西太白草药》等书籍及文献,多次参与陕西省草药使用标准会议。2008年,肖学忠被科技部评为太白草药之星,现任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民间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医学会草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赢得了国内外广大患者的赞誉和尊敬。
百姓心中的名医:
悬壶济世 专攻疑难杂症
  一直以来,肝癌被称为“癌症之王”,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肝癌发病率排所有恶性肿瘤第六位,每年大约有90.56万发病,而这其中,大约有83万人因此失去生命。肝癌之所以成为癌王,是因为其早期没有症状,当出现疼痛等症状时,可能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尽管,肝癌没有“感情”,但不幸罹患肝癌的人总有着这样那样的牵绊,王峥(化名)就是这群肝癌患者中的一名,而仅上高中的女儿欣欣(化名)便是他最大的牵挂。王峥的同事是肖学忠的“老病号”,在得知王峥确诊肝癌后,劝说他去找肖学忠治疗。此时的王峥刚刚经历了手术“失败”:主刀医生在开腹查看后,认为如果肿瘤切除,患者很有可能撑不到手术结束,无奈之下,只能缝合。在同事的不断劝说下,王峥找到肖学忠,彼时甚至没有抱多大希望。
  “在太白草药中,很多味药都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如灯台七、红石耳、花黄等等,手儿参、野党参等又可增强免疫力。这样结合,对治疗肿瘤则有着很好的效果。”一年多过去了,肖学忠仍然记得初见王峥时,他那万念俱灰的样子。“吃了几个月药吧,基本控制住了,复查的结果很理想的。”念及此,肖学忠眼角噙泪地说道,前段时间,这个患者告诉我,他的女儿顺利考上大学了,他自己也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生活慢慢回归正轨了!
  从医五十多年,肖学忠治疗的患者遍布国内外,给予了很多濒临死亡的患者重启“生命”的希望。现今虽说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他依然坚持每周坐诊,为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把脉看病。他传承古方名方,一人一方、一症一方,一生致力于中医“脏腑气机”“三焦腑实”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摒弃门户之见而广纳众家之长,注重传统中医学与草医药的互补取精,弘扬太白草医药文化。对肖学忠而言,疗效是临床的唯一标准,形成自己的医术特色,擅长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尤其对肝硬化、肝炎、胃溃疡、肾炎、尿毒症、重症风湿病及各类恶性肿瘤疗效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肖学忠在其家传秘方的基础上加入太白七药,药效霍然而升,愈疾如桴鼓。“由于太白草药生长环境地处高原、气候寒冷缺氧、四季昼夜温差大、生长的药材生命力坚韧、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其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肖学忠表示,以肖氏“天七消渴饮”为例,就是他研制的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草药方剂,疗效确切、疗程短、不易反弹,处方前身是他家传秘方“七味消渴饮”,在此基础上增味飞天七等数味太白草药而成。
太白草医药的赓续人:
坚守地道中药材的真本
  古老而神秘的秦岭山脉,宛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行,肖学忠所述的陕西省周至县就位于这片壮阔的土地上。周至地处秦岭北麓,部分县域在大山深处,肖学忠年轻时,尽管地远却无交通,全靠双脚,有时为得一药一法,身背干粮进山,徒步三五日。一只褡裢,一把铁镐,一个竹篓,曾伴随他探研太白草药。如今,尽管已过耄耋之年,只要条件允许,他依然会在茫茫的太白山中寻找大自然的馈赠。
  “太白草医药源于民间,它在我国民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太白无闲草,遍地都是宝,因为太白山的水土环境、温度、湿度等原因,决定了太白草药的地道性。其中,以‘七’命名的草药,如桃儿七、红毛七、太白三七等,和药名前冠以‘太白’的药材最为著名,如太白茶、太白米、太白手掌参等。”肖学忠表示,从医五十年来,在各类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病的治疗中,除了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地道药材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太白草药是很神奇的。
  作为货真质优、药效独特的代名词,“道地药材”始终为肖学忠所大力推崇、积极倡导。阿胶是补血补气的常用药材,也经常出现在肖学忠的药方子里。“以治疗妇科病为例,妇科出血不止,我们经常用到阿胶。将艾叶炒焦后熬成水,然后把阿胶放进去,融化后喝下去,止血作用很好。这其中,艾叶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在阿胶,不是地道的好阿胶,止血作用都不行,那地道的好阿胶肯定是东阿产的东阿阿胶了。”肖学忠说道,多年来,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像在太白山,国家专门组织调查每一样草药种了多少、有什么样的作用,扶持山里人种植这些药材。
结语:
  如今,太白山草医药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肖学忠精研太白草医药,疗法取源中医古籍,精勤不倦,注重传统中医与草医药的互补取精。作为太白草医药文化带头传承人,肖学忠注重培育人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搭建起展示博大精深太白草医药文化的窗口,为继承和发扬陕西太白草医药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