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最杰出的艺术家欧文·沃姆“梦游”上海

年已七旬的欧文·沃姆是当代奥地利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6月18日,欧文·沃姆(Erwin Wurm)个展“梦游者”(Dreamwalkers)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对外展出,呈现艺术家自上世纪90年代起知名的“一分钟雕塑”系列,以及使用服饰、食物等日常生活随手可得之物进行的创作。在这里,艺术家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进入生活的“雕塑”,并希望触及雕塑的观念界限,讲述“什么是雕塑”。
图片
欧文沃姆
欧文·沃姆,1954年出生于奥地利布鲁穆尔河畔,是奥地利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30多年以来,他的艺术实践持续挑战着雕塑的定义、人体的局限性以及与居住空间的关系。他的创作媒材广泛,包括现成品、粘土与摄影、绘画等。他通过从概念艺术与行为艺术中汲取灵感,以喜剧性的方式回应资本主义对当代社会造成的影响。他曾于2011年在卡沃利-弗兰凯蒂宫以作品《窄房子》参加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Glasstress 2011”;之后的2017年,他代表奥地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图片
展厅现场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复星艺术中心的展览呈现了艺术家自上世纪90年代起知名的“一分钟雕塑”系列,以及使用服饰、食物等日常生活随手可得之物进行的创作。
图片
展览现场,观众参与的《一分钟雕塑》
在二楼展厅,最吸引观众注意的是沃姆打造的互动平台,那是其自上世纪90年代创作至今的“一分钟雕塑”系列。在该系列中,沃姆会提前向“雕塑”对象(观众)提供文字和图片指示。参与者随后摆出确定的队形或动作,并保持60秒,照片会将这一定格的状态记录下来。如同“阅后即焚”般临时、自发与即刻完成的身体雕塑颠覆了传统雕塑的永恒性,在 “一分钟” 里,参与者的身体与艺术家提供的道具形成了特有的互动。
图片
展览现场,《一分钟雕塑》
在60秒的时间里,观众成为一件艺术作品,被他人观看,而艺术馆展览的严肃性也得以消解。同时,沃姆认为雕塑不只是沉重、稳定和静态的,他挑战了个人与社会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看法。而大众基于“一分钟雕塑”所拍摄的图像早已扩散在社交网络之中,成为存档的二维电子雕塑。
图片
展览现场,《一分钟雕塑》 
此次展览主题“梦游者”不仅提示着艺术家的创作动能,同样意味着沃姆对观众发出的“邀请”,希望观众去主动成为雕塑的主体,去感受“什么是雕塑”。
图片
罗丹的大衣,2023 欧文·沃姆 青铜、铜锈绿 
欧文·沃姆认为,尽管我们“由精神、心灵和心理组成,但我们首先是身体……身体是我们与世界其他部分联系的第一衡量标准”。而服装作为人的第二层皮肤、保护壳、轮廓与体积的外化,充当着身体边界及外部世界交汇点的角色。他的创作时常以服饰作为题材展开探索,其创作于2023年的青铜雕塑《罗丹的大衣》来自沃姆的“神经症”系列,作品援引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巴尔扎克长袍习作,呈现为一个仅由外壳和披风组成的幽灵形象。而边上是长达十一米、宽余七米的《Lent Cloth》,相较于质地坚硬的青铜,这件“毛衣”则柔软无比。
图片
《Lent Cloth》,2020 欧文·沃姆 金属,羊毛 
沃姆的一些作品将平凡的事物放大、弯曲或以其他形式扭曲,此举的目的是让观众仔细观察雕塑,发现它真正的含义。例如,展厅中的《胖房子》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
欧文·沃姆,《胖房子》(Fat House),2003年
在复星艺术中心三楼,呈现了欧文·沃姆的《扁平雕塑》系列,其中画布上的字母被拉伸与挤压,占满整个画布的表面。在艺术家看来,这是对于脆弱性状态的抽象表达。
图片
模具(扁平雕塑),2021 欧文·沃姆 布面油画 
此外,三楼展厅中央呈现的是欧文·沃姆的日常物品拟人化之作。那些永不停止行走的四肢、神经质的身体,或者被抽离中空的衣物外壳,就像一个个梦游者般伫立于展厅之中。例如,用毛衣包裹住的雕塑,仿佛被赋予了不一样的灵动质感,而或动或静的包袋拟人雕塑,则展现了不一样的雕塑状态。在展墙上,则是老派“拍立得”记录下的雕塑瞬间。
图片
门 (皮肤),2021 欧文·沃姆 铝、涂料 
图片
展厅现场 
在欧文·沃姆看来,雕塑不只是传统意义上那样沉重、稳定和静态的,它亦可以是以图像形式记录的。与此同时,他的创作也提示着我们去关注与处理日常生活,并去思考围绕我们衣食住行的周身物件如何定义了自身。
展览将展至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