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品泛滥?广州还有手工传统早茶?早茶还能走向何方?

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图片
当外地的友人踏足广州,除了领略广州的的风景名胜,珊丫头还特意带领他们深入体验最具地道风味的“广府”饮食文化——喝早茶。我们抵达茶楼时,时针已指向十点多,但茶楼内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广州,“喝”早茶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有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共享早餐时光,有的三五知己欢聚一堂,谈笑风生;有的老人家悠闲地翻阅着报纸,享受着宁静的早晨;还有的是商人们在此洽谈生意,谋求合作;更有像朋友这样的旅行者,怀揣着对老广早茶文化的好奇与向往,来此体验一番。
图片
在这小小的茶楼之中,仿佛上演着一幕幕人生百态的戏剧,让人不禁感叹生活的多彩与丰富。我们好不容易找到座位坐下,点好了心仪的茶点。不一会儿,茶水便端上了桌。我们细细洗净杯碗,泡上一杯香浓的茶水,静静等待美食的到来。由于这家茶楼坚持现点现蒸的传统做法,因此需要一些时间等待。我们便一边品茶一边畅聊起来。这时,朋友似乎对广东的“喝早茶”中的点心产生了些许疑问:“听说现在广州喝茶的点心都是预制菜了,预制品泛滥,是真的吗?”听到这个问题,我心中泛起一丝波澜。虽然预制菜在茶楼中确实已经较为普遍,但从外地友人的口中提出来,却让我对这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图片
粤式早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的广州。那时,广州提供喝茶的地方种类繁多,有茶寮、茶馆、茶居、茶楼等。茶寮多是劳苦大众休憩之地;茶馆则开在码头与市场之旁,除了茶水还供应点心;茶居则更为高档一些,有专人服务,多为乡绅与文人雅士所青睐;而茶楼则是达官贵人的奢华之所。随着时光的流转,奢华的茶楼逐渐没落,而茶馆与茶居则相互融合,逐渐演变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粤式“茶楼”。
图片
而“喝早茶”之所以被称为“一盅两件”,则是因为在传统的早茶文化中,人们通常会用茶盅来品茶,而点心的选择则多为两样。这样的搭配既体现了广东人对生活的精致追求,也彰显了早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茶香袅袅、人声鼎沸的茶楼中,我们品味着地道的粤式点心,感受着广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这不仅仅是一次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广府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
随着社会的疾驰前行,成本与利润的权衡逐渐让传统手艺的保护黯然失色,预制品如雨后春笋般在餐饮界崭露头角。预制菜,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基石,通过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经过一系列精细的预加工和预烹调工艺,最终呈现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菜肴。无论我们对其评价如何,预制菜已然成为餐饮界的一股新势力,其影响深远且广泛。
图片
谈及粤式早茶,人们总会联想到食材的新鲜与点心的鲜美,这是早茶文化的精髓所在。然而,预制菜的出现,却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这份宁静。工厂化生产的半成品,往往伴随着科技与添加剂的痕迹,即便能保持一时的鲜美,却难以再现那份源自大自然的鲜味。鲜味食材被无情替换,记忆中的味道也随之渐行渐远。曾有一次,我与一位茶楼的经营者闲聊,问及为何不坚持手工点心。他无奈地告诉我,传统手工点心的制作耗时耗力,无疑增加了成本。在租金、人工等费用不断上涨的现实面前,为了维持生计和盈利,他们不得不做出妥协。提高价格可能会失去客源,而压低租金和人工又似乎并非长久之计。这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仿佛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图片
在我和朋友闲谈“预制点心”中,一盘盘精致的点心呈现在我们眼前。除了那香气扑鼻的虾饺、口感绵密的粥品、滑嫩爽口的肠粉,我特意为友人挑选的鸭脚扎,这已是在现代茶楼中难得一见的珍馐美味。这是因为鸭脚扎制作式艺繁复,非得有手艺精湛的点心师傅才能驾驭。看似只是简单地将食材包裹在一起,实则蕴藏着深厚的匠心与技艺。鸭脚需卤至入味软糯,猪皮需炸得金黄诱人且松脆可口,芋头则需保持条状口感,避免湿烂。更要以腐皮将冬菇、香芋等食材巧妙地包裹一连串的工序,无一不考验着点心师傅的功底与匠心。
图片
图片
我们一边品尝着这难得一见的鸭脚扎,一边感慨着时光荏苒,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手工广式传统点心,是否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消失的不仅仅是这些点心,更是那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手工艺传承。这些珍贵的手工艺,都是前辈们倾注心血与时间的研究成果,它们所蕴含的不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那份温暖人心的人情味。然而,如今这些手工艺却逐渐被无情的预制菜所取代。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保鲜剂等化学物质的滥用,让食物的美味大打折扣,更让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广式早茶食物曾因厨师独特的厨艺而百花齐放。若是被机械化、标准化所取代,那些曾经让人流连忘返的特色美食,那些曾经让人叹为观止的厨艺,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埋没失传。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