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前线|“减油增化”发展趋势下,岳阳现代石化产业如何竞速新赛道?

图片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小雨 岳阳报道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双碳”工作目标持续推进,石化产业“减油增化”趋势加快,推动传统的原油加工向精细化、高端化新材料方向发展。
“以石化兴城”的岳阳,历来是石化产业的“重镇”。面对“减油增化”发展趋势,岳阳如何改造提升现代石化传统产业,抢占新一轮产业制高点?
近日,岳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召开,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1+3+X”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现代石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奋力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中部地区石化新材料技术创新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现代石化绿色发展示范区。
图片
湖南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
湖南石化作为岳阳现代石化产业的“链主”企业,如何率先走好转型升级之路?
“我们践行的整体思路是以绿色新技术打牢发展基础,以高端新产品支撑产业做大做强,在绿色和高端上协同发力。”湖南石化科技部科研管理室主任黄阳介绍,已内酰胺、环氧树脂、弹性体、环氧丙烷等特色产业板块在绿色转型升级上持续发力,阶段性“硕果盈枝”。
在环氧树脂板块,湖南石化自主开发了行业首创的环保型环氧氯丙烷新技术,工艺避免了氯醇化和皂化工序,是一种绿色高效的ECH合成新技术。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万吨/年工业示范装置计划今年建成,将基本实现废渣“零排放”、废水减排90%以上。
同时,今年1月,“高性能特种环氧树脂关键技术”入选2024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旨在围绕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等高性能特种环氧树脂自主开发成套工业生产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目前,500吨产能规模的装置已在量产,未来还在计划建设2000吨产能的中试装置,逐步实现市场化。
再看弹性体板块,去年1月,湖南石化年产3万吨溶聚丁苯橡胶装置生产线顺利产出铁系梳枝丁戊橡胶,实现了从“零”到“有”的突破,打通从新材料到新产品再到新商品的“全链条”。
用铁系枝化丁戊橡胶制成的轮胎抗湿滑性能达到欧盟新标签法最高级A级,刹车距离缩短近10%,滚动阻力下降约5%,安全性能大幅提高。铁系枝化丁戊橡胶可替代我国依赖进口的轮胎用高性能溶聚丁苯橡胶,解决了“卡脖子”材料产品问题,有望引领国内橡胶新材料发展方向。
这意味着湖南石化弹性体产品向高端化转型升级迈出了关键一步。
此外,湖南石化以高站位格局谋划现代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建设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湖南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包括100万吨乙烯和炼油配套改造两个部分,主要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工艺技术。
乙烯被誉为“石化工业之母”,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下游产品遍布国民经济生产各个领域,是合成橡胶、己内酰胺、环氧树脂、环氧丙烷四大特色化工产业的重要生产原材料,以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优势产业需要的化工新材料。
“对于湖南制造业来说,岳阳‘乙烯工程’延链强链作用非凡。”湖南石化乙烯项目部设计技术部负责人陈胜介绍,湖南在工程机械、装备制造、汽车、轨道交通、有色建材、轻工食品、纺织、电子信息、医疗、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发展较快,需要大量乙烯作原材料生成下游聚烯烃,用于生产汽车轻量化工程塑料、食品包装膜用材料等产品。因此,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架起“油头”和“化尾”的桥梁,是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强“引擎”。项目投产后将提高原材料本地供应能力,促进石化产业和其他优势产业耦合发展,形成“洁净油品+现代化工+新材料”的产业格局。
拥有强大的科研人才团队是走好转型升级之路的重要因素。4月19日,湖南省石化新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岳阳揭牌,为岳阳改造提升现代石化传统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院士、专家运用自身专业优势,来指导我们的新型石化新材料研究,有效提高了已有产品品质和附加值,这对推动岳阳石化行业乃至湖南省石化新材料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湖南石化科技部副经理黄舟太说道。
在技术创新、平台助力、人才聚集的加持下,湖南石化“头雁”作用进一步凸显,势必会带动岳阳现代石化产业向建成万亿级产业目标任务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