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晋之旅:老牛湾,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

早上海志愿者
老牛湾,因长城与黄河在这里第一次握手而闻名天下。万里长城自辽宁告别鸭绿江之后,翻千山越万岭,在偏关终于和滔滔南流的黄河第一次见面了。
我们游览了乾坤湾以后,兴致勃勃地乘车前往老牛湾,一睹她的风采。老牛湾位于山西省的偏关县境内,在明朝时是一座屯兵的城堡。老牛湾有天下长城第一墩,鸡鸣三市的美誉,也是古代长城沿线上的军事要塞。
图片
黄河水出河套到老牛湾后,拐弯流经深山峡谷奔腾南下,老牛湾是黄河入晋的第一站。长城在突兀陡峭的怪石嶙峋,犬牙交错状的山峦中延伸,长城到老牛湾之后,虽抵黄河岸边了,但并未跨黄河西去,而是与黄河并肩南下,似两条巨龙携手飞舞,黄河长城这两大古代文明在老牛湾交汇,在这里握手拥抱。
图片
图片
“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这是老牛湾名字的由来。
图片
观老牛湾自然奇貌,看不一样的黄河,赏不一样的风情。
图片
老牛湾地处山西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她南依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
图片
这里是长城、黄河唯一交汇之地,也是人文历史与自然遗迹完美融合之处。斗转星移,岁月流转,滚滚黄河蜿蜒而过,在此留下了千百年来为世人称赞的壮丽奇观。
图片
沿着长城伴着峡谷向北徒步,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 
图片
图片
黄河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如斧砍刀削一般。山水相依、荡气回肠。这里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图片
老牛湾墩又名望河楼,屹立在山崖上,俯瞰着黄河,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好,墩高22米,建有垛口和楼橹,在望河楼上瞭望来自黄河的敌情,点燃狼烟向东,西两边长城传递信息,被称为“天下第一墩”。
图片
望河楼四周无门,只有一个小窗户,墩体正面有供士兵上下的绳梯和通道。
图片
在老牛湾景点,可以看到黄河悬崖上面保存非常好的古村落,房屋、院落全是石板建造的。
图片
图片
吱吱呀呀的木门,石碾,斑驳的小路,走进这扇门,有炊烟升起,盈盈绿意,阳光洒满农家小院。
图片
图片
魏家大院
图片
长城、黄河可谓中华大地上的两大奇观,一个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所造就之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巨龙;一个是大自然神功奇力所造就之九曲连环、浊浪滚滚的玉带。古时候,长城沿线上的军事要塞——老牛湾堡就坐落在这里。
图片
老牛湾堡建于崇祯九年(一五三五年)。“兵备卢友竹建堡,堡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五尺。”明成化三年(一四六七年)总兵玉玺筑墙,东楼滑石堡,西临黄河岸。
图片
老牛湾境内长城共绵延约八公里。其结构为砖砌长城、石垒长城、夯土长城、石崖长城。老牛湾堡是明长城山西段的重要关隘,周长五百六十多米,外墙用石块砌成,有城门洞和瓮城。
图片
老牛湾堡,位于山西偏关县万家寨镇  。有黄河入晋第一村、天下长城第一墩,一唱雄鸡闻三县的美誉。黄河之水出河套至此拐弯流经深山峡谷奔腾南下,古长城至此逶迤东去。这里的古堡、古楼、古渡、古栈道、古庙、古村落更让人惊叹不已。 
图片
老牛湾堡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所有建筑都是就地取材,全部用当地的石头和石片堆砌而成。造型各异的民居古院因势向形,石墙、石院随形而就,石碾石磨石仓石柜随处可见,整个村庄可以算是一个经典的石头建筑博物馆。
图片
据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老牛湾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属新石器的仰韶文化。三国时期曹操北定中原曾征战至此,安营扎寨,并构筑长城——藩篱,成为抵御外族的屏障。
图片
老牛湾村——一个石头的古村落
图片
图片
一排一排整齐的窑洞,黄绿的黄河水,几近裸露的起伏的黄色丘陵,勾绘出一幅壮美的晋北高原画卷,令人痴迷,令人遐想。
图片
图片
黄河,长城,古渡,烽火台,在展览馆里,似乎从苍凉的远古而来,把人们带回那金戈铁马的边塞古战场,古朴与苍凉,沉淀着不朽的历史传说。
图片
我们在老牛湾住宿的窑洞
图片
窑洞窗外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图片
长城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她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于中国北方辽阔的山川大地万余华里。一九八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被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世上沧桑几千年,黄河、长城承载了中华民族多少荣辱、兴衰、苦难与骄傲,寄托了多少理想与希望。黄河、长城这两大古代文明的交汇点——老牛湾堡更有多少奥秘、奇迹等待人们去探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