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税务局:精耕细作让黄金玉米遥遥领“鲜”

在阳光照耀下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玉米苗如同一串串翠绿的珍珠,点缀着希望的田野。通化县地处北纬42度“世界黄金玉米带”,所产玉米软糯香甜,色香味俱佳。近年来,随着政府政策帮扶和市场需求扩大,鲜食玉米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通化县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好政策离不开“同声传译”
通化县现有鲜食玉米加工企业16户,其中5户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户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县内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年产鲜食玉米3亿穗以上,所产鲜食玉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纷纷点赞。
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倾力支持,在通化奥禾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内,国家税务总局通化县税务局的税务干部正在向企业负责人于会玲讲解最新税费政策。于女士表示:“税务局为我们组建了专业的服务团队,每有新政策出台都会第一时间向我们传达和解读,这种‘同声传译’式的及时的政策解读给足了我们信心支撑,也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税收支持。”
据了解,奥禾公司2023年享受六税两费合计减征近17万元,今年该公司拓展海外业务,仅上半年享受出口免抵税额22万余元。
图片
图为通化奥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于会玲(左)向税务干部讲解鲜食玉米加工流程
稳经营离不开“定期体检”
通化县以通化奥禾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鲜食玉米加工龙头企业,采用“订单种植”的经营方式,通过向农户下订单,实现了“统一整地、统一购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收购”的“五统一”标准。不仅稳定了源头玉米的品质,更使附近农户大幅提升了收入水平。
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风险。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是该经营模式下的重难点。通化县税务局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体系,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发现和处理鲜食玉米行业容易发生的发票管理漏洞等潜在税收风险,确保税收征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同时,定期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和防范的指导,帮助企业规避税收风险,实现稳健经营。
日前,该局与通化县光华镇政府联合推出《农产品收购税收协同共治机制》,助力协调解决购销农产品中的涉税问题,进一步规范村委会《农产品自产证明》的开具管理,并建立《农产品收购税收风险事项提醒传递制度》,防范和化解农产品行业税收风险,为防控农产品行业税收风险开拓了新思路。
强发展离不开“铺路架桥”
通化县税务局和工商联深入开展“税商联动”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助企合力,为上游工厂和下游销售企业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帮助鲜食玉米企业打通供销上下游、形成产业链,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目前,通化县鲜食玉米产业已经带动1.5万名种植户合计每年增收5000万元,产品远销国内外,年出口创汇600万美元。
“在税商部门的帮助下,我们的产品已经走进全国各大商超,甚至出口到日韩等海外地区。我们对我们鲜食玉米的品质有信心,对开拓市场更有信心!下一步我想上线电商平台,继续擦亮通化县鲜食玉米‘金名片’,让通化鲜食玉米真正变成全国鲜食玉米行业的‘遥遥领先’!”通化奥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于会玲谈到发展规划时满怀希望。(金殿卓、梁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