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网:睡得太少有哪些风险?来跟古人学习如何正确睡觉

【1药网健康专栏】
各种慢性病都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当代年轻人越来越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了。临床上,医生面对这种情况说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不要熬夜,早点睡觉”。但很多年轻人并不当一回事,宁愿吃着最贵的益生菌、保健品,也要熬夜玩手机、追剧,甚至通宵享受夜生活。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1药网还是希望帮助大家进一步加深对熬夜的危害性的认识。
一、睡太少,容易患老年痴呆症
睡眠不足可能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因素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精神病学家露丝·本卡表示:“早在一个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几十年之前,睡眠障碍和睡眠不足就已开始推动这种疾病发作。”
露丝·本卡的研究团队发现,与睡眠好的人相比,睡眠质量差的人大脑周围液体中往往会积累更多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的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睡眠过程可能会清理掉一些堆积起来的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一项针对15名年轻男性的睡眠测试显示,睡了一整夜的人,血液中的tau蛋白水平仅上升了了2%,一夜未眠的人血液中的tau蛋白水平平均上升了17%。因此证明,年轻时,睡眠不足会增加老年后患上痴呆症的风险。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那些每天失眠少于5个小时的人发生痴呆症的风险是正常睡七八个小时的人的两倍。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通常需要花30分钟或者更多时间才能入睡的人,发生痴呆症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出45%。
综上所述,年轻时,如果我们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会增加老年后的患上痴呆症的风险。
二、睡眠少于6小时,死亡风险升2倍
当代年轻人都是熬夜佼佼者,从医学角度来讲,年轻人熬的不是夜,是命。长期晚于12点睡觉,心肌梗死、中风、心衰等发生率比早睡人群增加11%。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全因死亡率也更高。
《nature》刊登的一项针对小老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增加炎症细胞,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国心脏学会期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且死亡风险比睡眠充足的人增加2倍。
毫不夸张地说,睡眠是免费的“补药”,可以辅助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帮助人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 在睡眠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产生一种细胞壁酸的睡眠因子,它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增加,同时补充各种抗病毒细胞和抗体,帮助肝脏解毒,消灭入侵人体的细菌和病毒。睡眠还能改变大脑的流血量,大脑休息好了,第二天醒来,精神状态会更好。
如何才能让身体睡得好呢?咱们老祖宗就在睡觉模式上积累了很多心得,可帮助我们的身体得到更好的休息。1药网帮大家总结了一些古代人总结的关于正确睡觉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三、跟着古人学习睡好子午觉
《皇帝内经》中提到“起居有常”,就是说要按时睡觉,特别是睡好子午觉。那什么是子午觉,又该如何睡呢?
子午觉就是在每天的子时和午时这两个时间段内入睡,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按照现代时间来说就是晚上11:00—1:00,午时是中午11:00—13:00。
古人认为,子时阴气最重,此时入睡有助于养阴;午时阳气最盛,小睡,有助于养阳。子午觉可以帮助人体调整阴阳,从而达到身体器官和谐平衡的作用。
睡好子觉,有助于胆气生发,胆功能正常,全身气血才能运行顺畅,大脑才能得到更充分的休息,早晨醒来大脑会更清醒。老年人睡好子午觉,还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中午小睡一会,可以帮助人体养心,推动血液正常运行,对心脏健康有好处,还能消除疲劳,让下午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活力。午睡也能帮助夜晚睡眠不足的人补足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健康睡眠时间表:
大家晚上尽量22:30前上床,这样才能保障11:00前能进入睡眠状态。早上6:00—7:00起床为最佳。
午睡的时间可定在12:00—13:00之间,超过15:00就不适合再睡午觉了,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四、助眠小妙招
1药网还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助眠小妙招,希望日常能帮助大家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1.晚饭不要吃太多
晚上吃太饱会导致入睡困难。1药网建议大家把晚饭安排在19:00之前,好让胃部食物尽早消化,让交感神经放松下来,这样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2.睡前1小时不要玩手机
很多人都有睡前刷手机的习惯,一不小心就刷到半夜,放下手机才发现怎么也睡不着。对于这种情况,1药网建议大家在睡前1个小时就不要再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手机不要带到床上。提前半小时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可帮助人体慢慢改善入睡困难的情况。
睡眠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适当吃一些桂圆和酸枣仁,它们对缓解失眠,提高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