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葫芦浮起瓢”,想当世界警察的美国很难真正“转向亚洲”

美国战略学界的两位学者最近出了一本书--《失落的十年:美国转向亚洲与中国崛起》,声称美国从2011年开始提出“转向亚洲”,十年内并没有真正“转向亚洲”。而在此十年间中国实力迅速壮大,美国在亚太区域的地位削弱。
中评社报道,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新书研讨会上,本书作者之一、曾任小布什时期副国安顾问的布莱克斯维尔表示,当“转向亚洲”提出时,美国战略界思维虽已开始发生演变,但主流共识仍是佐立克的“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随后美国对华战略共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觉得完全不能与中国合作。虽然达成了“言论共识”,但他认为,美国仍没有做足够的事情来“再平衡亚洲”。
两位作者显然认为,“失落的十年”状况在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开始扭转。布莱克斯维尔称,拜登政府团队在坎贝尔的领导下,“在亚洲问题上做出了重大尝试,并成功地通过‘澳克斯’和重振‘四方’,恢复了美国在亚洲的外交活力”。 
另一位作者、新美国安全中心首席执行官方丹称,美国政治领导人更加敏锐地意识到挑战所在,这将使更多以前难以办成的事情现在在政治上成为可能,比如军费开支的障碍,甚至在经济和贸易政策上。
方丹宣称,“转向亚洲”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它设定了一个明确的优先事项,这源于美国未来长期面对的“头号战略挑战”,但美国并没有放弃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在欧洲和中东的承诺和重要利益。
尽管如此,他们承认要完全实现“转向亚洲”仍有不利因素。布莱克斯维尔称,正是因为那十年落后太多,现在美国加紧追赶,接连推出一个又一个的项目。这让中国人觉得美国具有挑衅性,也让区域国家感到不适。
分神分心的因素依然存在,世界各地“按下葫芦浮起瓢”使得充当“世界警察”,想在世界各地都当领导的美国难以真正专注于亚太地区。布莱克斯维尔说,乌克兰战争、加沙战争接踵而至,让拜登很难在每个早上总是声明“这些事件正在发生,但我们的头号优先是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