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关注女性盆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远不止漏尿这么简单

图片
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帖询问:“如何跟妈妈说漏尿的问题?我妈55岁,现在咳嗽或大笑就会漏尿,导致身上有一股非常刺鼻的尿味,而且坐过的沙发、床都会有味道,现在一回家就能闻到客厅里充满异味。”
不敢大笑,不敢咳嗽,不敢下蹲,不敢举重物。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发现许多女性长辈们“奇怪”的举措:她们一出门就总是寻找卫生间,一打喷嚏就如坐针毡、如履薄冰,明明已经绝经却总是随身携带卫生巾,身边或许还萦绕着一股若有若无,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
“尿失禁”究竟是什么?如何作用于女性的身体?作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领域的专家、全国妇科泌尿盆底及女性生殖整复学科带头人,上海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盆底中心主任夏志军教授曾参与国家全盆底重建及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临床手术指南、女性生殖整复临床治疗指南的制定。他主导成立国内首家妇科泌尿盆底疾病专业病房,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能力处国内先进水平,为无数女性解除“无法言说”的痛苦。
老年女性尿失禁比年轻女性高2.3倍
夏志军教授介绍,国际尿控协会(ICS)将尿失禁定义为,“在我们不自主的情况下,尿液的漏出”。据(ICS)数据显示,中国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30.9%。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患尿失禁的可能性比年轻女性高出2.3倍。已婚育女性超3成存在漏尿问题,专家指出,妊娠期尿失禁的出现率为30%左右,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概率为30%-40%。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为常见类型,患病率达59.6%。
尿失禁的病因较为复杂,女性尿失禁通常与膀胱或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有关,除妊娠、分娩、年龄、盆底手术等原因外,肥胖、自身疾病导致长期腹压增大,以及其他因素如饮酒、吸烟、遗传等,均可能引起失禁。
遗憾的是,很多女性在出现漏尿症状时,并未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更有甚者,认定这是一种隐私和耻辱,不能与他人言说,由此一拖再拖,病情愈演愈烈。
图片
盆底疾病不必独自承受
“压力性尿失禁也被称为‘社交癌’,即‘不致命的社交型癌症’。”夏志军教授表示,表面看来,压力性尿失禁虽不会直接对患者带来生命危险,但实际上,她们身心都受到创伤,常常觉得尴尬、恐惧、自卑,对病情羞于启齿,不愿社交,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对夏志军教授而言,有两位病人令他至今印象深刻。第一位女性患者曾因排尿时伴有强烈的阴道抽痛且不定时发作而痛苦不已,四处寻医无果,各种辅助检查结果都显示阴性,查不出问题,止疼药也失去效果。尿痛却不是尿路感染,家人甚至一度怀疑她有精神疾病,携其前往精神科就诊,无奈种种方式均如竹篮打水,患者蹚过许多弯路,心情跌入低谷。
“除漏尿外,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带来的下尿路疼痛、尿急、反复下腹痛、腰酸背痛、各种骨盆周围疼痛、慢性便秘等,都可能与盆底功能异常有关。”
第二位患者是位耄耋老人,前来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却并非是冲着治疗器官脱垂,而是因其带来的巨大烦恼:排便及排尿困难。
“患者器官脱垂十几年了,直肠膨出,一直没有想过要治疗,直到近期,脱垂引起了排便和排尿困难,方才忍受不住。”夏志军教授发现,患者因排尿困难,总是冲洗尿道,导致发生重度尿路感染。为解决排便困难,吃泻药,采用了各种辅助治疗手段均收效甚微。
“许多盆底问题其实是解剖形态的问题,盆底手术就是解剖结构的恢复,解剖结构恢复了,才能带来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盆底疾病的治疗其实没有那么困难,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能极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病,或者知道了也羞于启齿,宁愿独自默默忍受,实在令人心碎。”夏志军说。
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陌生、不想麻烦家人的心理包袱以及传统观念带来的“羞耻感”让女同胞们无法开口。但事实上,唯有主动了解、不害怕“添麻烦”,才能更好地把握健康。
图片
盆底疾病的治疗效果好不好,患者说了算
夏志军教授表示,盆腔器官脱垂是妇产科领域的主要盆底问题,迄今为止,历史上针对脱垂的术式多达400余种,比如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华佗曾用倒立防治子宫脱垂。又如,希波克拉底时代曾用醋浸泡过的石榴作为子宫托治疗脱垂,有的干脆采用手术将掉出的部分直接切除,也有采用悬吊子宫和宫颈的方式治疗……
总体而言,治疗脱垂的方法有四种,一堵,二切,三吊,四是重建。目前的全盆底重建手术都是微创手术,夏志军教授将子宫等器官比作灯,将盆底比作灯所吸附的墙面,无论是把灯拿掉,还是把灯托住,他希望能从墙体本身入手,尽可能减少外力对患者的损伤。
在他看来,盆底手术是基于清晰的解剖结构而发明的手术,盆底性疾病也是一种中枢性疾病。“为什么有些人考试前总想上厕所?其实这不一定是病。”这是因为错误的信息从膀胱传入中枢,造成了神经紧张。盆底临床治疗中的骶神经调节,其中就包括了这一类问题,通过神经泵将回返的错误信号——传递假消息的哨兵滤化掉,“敲锣回报一声平安无事,大脑就没有那么着急要求身体排尿。”
图片
在夏志军教授看来,二十余年来,盆底疾病的诊疗从最初大众不认识、缺乏认可,到社会上星星点点出现产后康复中心,人们逐渐重视起盆底健康,医院也开始划分亚专科。正是广大患者从“活着”到“活得好”这一需求的递进,才使得盆底学科取得一系列进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好不好,归根结底由患者说了算。
“盆底疾病属于退化损伤性疾病,伴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社会需求将越来越大,这其中并非是发病率增加,而是就诊率增加。在未来,我们只有努力提升盆底疾病的诊疗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健康需求。”夏志军说。
本文作者: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