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苏泷,碎了

图片
图片
《歌手》播到第六期,汪苏泷改编了凤凰传奇的《奢香夫人》。
网友将他这次选歌评价为“破罐子破摔”。引申到节目本身,就是汪苏泷在竞演中常常垫底,却始终存活,“赢又赢不了,走也走不成”。
这场结束后,汪苏泷排名倒数第二位,依旧没有被淘汰。熟悉的“汪苏泷难听”词条再次引爆热搜,网友说,汪苏泷又要碎了。
与此同时,汪苏泷也在努力粘好自己。他粘了14年。
图片
图片
2024年初,音乐综艺《声生不息·家年华》结束后,汪苏泷找到导演洪啸,问他要不要给新节目留档期。
新节目就是《歌手2024》(以下简称《歌手》)。作为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也是观众公认的国内顶级音综之一,自2020年的《歌手·当打之年》结束,《歌手》已经缺席了4年。
洪啸回汪苏泷:“不用,你先做你的事。”
但《歌手》的筹备难度,远超洪啸的预想。他本来想着,既然要回归,那就回归真实,提出了12场真live真直播的的播出模式。
显然,直播让很多歌手打起退堂鼓。那英回忆最开始接到邀约时,她倍感惊喜,直到得知节目是直播时,惊喜变成惊吓。那段时间,她每晚都在做噩梦,梦里的内容是她站在《歌手》的舞台上,每次开口都是“车祸现场”。
到开播只有十几天时,节目的首发阵容依旧没有敲定。后来,洪啸在朋友圈里写,他要“感谢各位歌手在开播前的雪中送炭”。这句话中的歌手,就是7位首发歌手。
图片
《歌手2024》的首发歌手
直播开始前的发布会上,有网友提问所有歌手:为什么来参加,又凭什么敢来参加?
其中,汪苏泷的回答是:“直播的魅力在于它的瑕疵,它的真实,所以我特别想要来参与一下。”至于凭什么,汪苏泷的答案是“凭一颗平常心”。
彼时汪苏泷或许也不会想到,对他来说,这将是一场无比残酷的历练。
第一期竞演时,汪苏泷大胆选用了从未发表过的原创新歌。“我应该是在歌手里面,第一个唱未发表新歌的人,我觉得这很酷。”
在录音室试完音后,汪苏泷激动地问外边的人:“怎么样,好听吧。”其他人则用沉默回应了他。导演组告诉他:“你要是唱这种新歌的话,你不会得到什么效果,只能告诉大家,你是个唱作人。”
结果甚至比导演组提示的还要残酷。第一期播出后,除了那英外,其他四位华语歌手均被海外歌手吊打,“那英五旬老太守国门”的梗遍布网络各处。
图片
第一期结束后,网友制作的那英表情包
第二场比赛时,汪苏泷依旧坚持自己,选择了一首冷门歌曲《血肉》。
因为原歌曲只有两段旋律,难以支撑起竞演舞台,汪苏泷大篇幅地改动了这首歌曲,比如加入了合唱部分,以及一段抒发对母亲感情的念白。
但就是这段念白,将他推上热搜。
演出结束后,汪苏泷瞄了一眼主持人沈梦辰手里的手机,热搜词条上,第一位就是无比显眼的“汪苏泷,难听”。
随后的直播中,汪苏泷的强颜欢笑,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图片
当时的热搜
第三期,网友纷纷劝他唱拿手的抒情情歌,他却再次选择了一首冷门歌曲《蚂蚁筑起高塔》,他选择这首歌的原因很简单:“改编空间很大。”
“当然每次做新的东西,一定会有伴随它而来的风险,但我们没有想那么多,我觉得今天的改编非常尽兴。”
只是他尽兴了,观众却想让他尽快离开了。这期结束,海来阿木与杨丞琳被淘汰,很多网友说:该走的另有其人。
图片
汪苏泷在《歌手》直播现场
直到后面的竞演中,汪苏泷回到舒适区,唱了两首情歌,勉强保住晋级的席位。但到第六期,汪苏泷再次挑战,想要改编耳熟能详的金曲,凤凰传奇的《奢香夫人》。
他心里很明白,这首歌是一块“烫手山芋”:“越是火的歌其实越难改,因为原曲的既定印象在大家心目中太深了。”
结果也正如他所料,“奢香夫人难听”引爆了热搜。听惯了玲花大气磅礴的嗓音,汪苏泷的表现很难扭转既定印象。
网友甚至因此猜测,汪苏泷选这首歌的动机就是:想快点离开这个舞台。
图片
汪苏泷在《歌手》舞台上
从一开始,汪苏泷就与《歌手》格格不入。
《歌手》开播前一个月,知名乐评人耳帝就分析,这季或许不会有出圈的作品流传。直播在带来真实的粗粝感的同时,也会让音乐性与审美性降低。
“现场直播,最能凸显的是唱功型/机能型歌手,而不利于音色流/语感型歌手,前者在直播中更稳更强,而后者在直播中可能声音虚、声压小、气息不稳。”
换句话说,观众通常会被高音等直观的炫技技巧所震撼,而不是为复杂的创作买单。
图片
节目之外,每次表演后,汪苏泷都会在社交平台上传一条视频。
他会在视频里细致地介绍自己对这首歌曲的改编思路,如何改变flow,这样的改编又会有怎样的效果。
或许有人会觉得他在挽尊,但细细看完,他更像是在与其他创作者对话。也让人意识到,汪苏泷的身份认同,始终是创作者。
他的成名也正因如此。
图片
汪苏泷社交平台截图
2010年,还在沈阳音乐学院就读的汪苏泷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歌曲,迅速走红。
彼时他被媒体称为“校园民谣歌手”。只是与70、80后弹唱青春、高歌理想的校园民谣不同,90后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精神孤独的时代,加上网络的兴起,他们迫切需要更为刺激的情绪出口。
那也是“葬愛家族”横行霸道的日子,年轻人梳着厚重又笔直的刘海,顶着蓬松而张扬的后脑勺。QQ空间被装扮得琳琅满目,情情爱爱的歌词铺满了一本本笔记。
在那个标榜独特的时代里,网络歌曲与非主流文化迎头撞上,成为被追捧的精神圣经。
汪苏泷顺着这股潮流,用一首首情歌占领了青春期男女的心。
图片
汪苏泷早期作品封面
比如《苦笑》,他写被伤害的前男友心声:“我苦笑着释怀,你给的伤害,你苦笑着等待,已没有未来。”
或者是《小星星》,他唱暗恋的苦涩与甜蜜:“把悲伤写成协奏曲,在角落里为你弹琴,就算你可能听不清,也代表我的心意。”
还有《不分手的恋爱》里分手的无奈,《巴赫旧约》中复古华丽的曲调。媒体人贾维评价道:初中生高中生的音乐很少有人做,汪苏泷填补了这部分空白。
很长一段时间里,汪苏泷与许嵩、徐良并称为“QQ音乐三巨头”,承载着90后集体的青春记忆。与之对应的是一句话:“汪苏泷天天在恋爱,徐良天天在分手,许嵩天天在失恋。”
最火的时候,QQ音乐排行榜上,三个人挤占着前三的位置,周杰伦与陈奕迅都置身三人下方。换成汪苏泷的话说:“只要是人均消费不超过20块钱的店里,放的都是我的歌。”
图片
曾经的“QQ音乐三巨头”
从左至右:徐良,汪苏泷,许嵩
图片
少年得志的同时,少年也得了一些痛。2013年,24岁的汪苏泷被现实狠狠一击。
走红后,汪苏泷与徐良签约了同一家唱片公司。唱片公司瞒着两人,将歌曲版权全部卖了。这让汪苏泷难以接受,在他看来,版权是歌手全部的价值。
汪苏泷与徐良因此想与唱片公司解约,却被公司索赔500万违约金。双方数次对簿公堂,闹得不可开交。
伴随背叛而来的,是时代的落幕。非主流时代像阵风刮过,当年在QQ空间转发伤感语录的学生们告别青春,汪苏泷与时代一起,成为难以启齿的存在。
曾经的QQ音乐三巨头被冠上一个并不算褒义的头衔:网络歌手。依旧还有很多人喜欢他们,却羞于提起。
在后来的一档节目中,汪苏泷坦言:“那段时间,我过得很不好。”
图片
图片
汪苏泷在节目中说起此事
2014年,他与徐良成立了新的公司,背负着偏见与债务,拼命写歌。这年,他推出专辑《传世乐章》。第二年,他又交出新的专辑《登陆计划》。
他的创作速度惊人,各种类型的歌都在尝试,各种机会也牢牢抓住。合作伙伴评价那时的汪苏泷,用了一个词语:听劝。
听劝的另一个名字叫妥协。社会的现实让他暂时低下了倔强的头颅,他还要负责找到团队以及公司的前路。
《登陆计划》拿下中国新歌榜年度最欣赏专辑奖,同时,他给电视剧《花千骨》所做的插曲《年轮》获得年度金曲。他在歌里写出完美的命题作文:“世间最毒的仇恨,是有缘却无分。”
图片
《花千骨》插曲《年轮》
《年轮》之后,汪苏泷敲开影视剧OST制作的大门。
《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的《一笑倾城》,《射雕英雄传》中的《剑魂》,电影也有:《唐人街探案》《无名之辈》……2018年,公司终于开始盈利,汪苏泷的合伙人李思睿发现,这两三年来,包括专辑和原声带,汪苏泷每年都能写出三四十首歌。
他将脸孔埋藏在一首首歌曲之后,他知道,偏见依旧在随着年轮增加。
图片
2021年,《剑魂》翻红,汪苏泷翻唱
2017年时,他登上音乐综艺《蒙面唱将猜猜猜》,用面具遮住脸,演唱了《追光者》。这首歌一度以2.4亿的收听量排在单曲播放总量第一位。
但在节目正片中,他的演出片段只在预告里出现,寥寥几句,一闪而过。直到后面网友反响剧烈,节目组才在网络平台放出了完整版演出片段。
相似的场景,汪苏泷在那些年经历了很多。娱乐圈带给人们纸醉金迷的幻想,背后是无数被抛弃的现实。
图片
汪苏泷参加《蒙面唱将猜猜猜》
2019年,参加《我是唱作人》时,汪苏泷试图撕下“非主流歌手”的标签。他创作了《种子》,把自己填进歌词里:“又筑了一间注定沦落玩笑的黄粱,又打了一场没有谁成为王者的仗。”
他还选择梁博作为对手。梁博出身吉林艺术学院,因《中国好声音》成名,李健评价他“边缘、独立、不妥协”,每一条都切中了当下对独立音乐人的审美。
结果显然易见,汪苏泷输了。
李思睿在现场,把一切看得清楚:“汪苏泷唱的歌是一类,梁博唱的歌是一类,不管你唱什么歌,你都是这一类了。”
卡在唱片时代与选秀时代中间,汪苏泷被网络歌手的标签紧紧贴住,偏见先入为主,他百口莫辩。
图片
汪苏泷参加《我是唱作人》
还有更现实的遭遇,编导问他喜不喜欢曾轶可的音乐,汪苏泷回答道:大多数喜欢,有些歌不懂。播出后,他口中的话却只剩下半截,营销号再一传:汪苏泷不懂曾轶可的独立音乐。
可回头看,那个在大学宿舍里埋头写歌,用粗糙的设备录歌,一首首上传到网络平台的汪苏泷,难道会不懂独立音乐吗?
“因为我来自于网络,大家觉得我不够专业。”汪苏泷有时会觉得评判标准十分可笑:“我从小学钢琴,大学学作曲,如果我没有这个标签,大家可能还会说汪苏泷是专业院校出来的。”
图片
他不甘心。专辑《登陆计划》中有一首《银河》,汪苏泷自认为写得很好,却在歌曲下看到一条评论:如果是林宥嘉唱的,这首歌应该会火。
汪苏泷很难过:“我不服,我要跟这个世界较劲。我就是要通过努力,去争取更多平台,上更多的地方露脸,让你知道,我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既然世界是这个规则的,我尊重你们的规则,我要用你们的规则赢你。”
第三期,汪苏泷用150分钟写出《不服》,这首让他终于赢了的歌里,他唱:何处才是归途,容我一身傲骨,反正我不会哭,我只想被人们记住。
歌词背后是汪苏泷苦笑的脸:“想赢的样子可能看起来很可笑吧,与世无争的人更帅一点。”
图片
汪苏泷也很难相信,他再次翻红,竟然是以综艺人的身份。
从2017年开始,汪苏泷频繁出现在综艺现场。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以伤感情歌闻名的歌手,以“搞笑”的人设被网友重新认识。
正如他的成名一般,走红这件事无法深究逻辑。某一天,网友突然发现,汪苏泷的纯正东北口音,有着特殊的喜感。网友将他参加过的综艺剪辑出来,在短视频的传播下,汪苏泷再次来到话题中心。
“人是东北的,歌是台北的。”这是网友从汪苏泷身上看到的反差感。
事实上,在综艺里讨巧也并不容易。上《跑男》时,导演让他为节目免费写几首歌,汪苏泷立马反应过来:“我写歌的钱比做综艺的钱多。”录《五十公里桃花坞》时,宋丹丹接连追问张翰的代表作,气氛尴尬,汪苏泷顶着一张摔肿的脸说:“我们就是纯帅的,在座各位很多都是靠脸进来的。”
很多时候,汪苏泷靠着恰到好处的情商圆着场。有媒体评价他是一个具有服务意识的幽默的人,也有人形容他,是一个情绪调节器。“综艺就是一个服务行业,综艺人就是要让大家舒服。”汪苏泷自己也分得清楚。
图片
汪苏泷在《五十公里桃花坞》
这些年来,他上过的综艺很多,百科中综艺节目一栏有整整5页。其中有生活类综艺,更多的还是音乐类综艺。
生活类综艺中,他很少表达自我,像是装在一个幽默的套子里,耍宝逗趣。音乐类综艺里,每次站上舞台,他又异常认真。《我们的歌》中,他和大张伟组成“魅力有限公司”,大张伟负责玩闹,汪苏泷负责深情。
汪苏泷终于不再是查无此人的状态,取而代之的是一句:汪苏泷与他的歌,各红各的。
只是,“网络歌手”的标签或许撕下了,但“综艺人”的标签又在汪苏泷身上贴上了。有人因此指责他不务正业,“歌手不好好写歌,每天都去上综艺”。
可去看汪苏泷的主业产出,这句话似乎也站不住脚。
2022年,他一连发布了两张专辑。《21世纪罗曼史》是他的个人创作,《联名》则找了10位女歌手,为她们每人写了一首适合的歌。其中,他为容祖儿写的《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迅速蹿红,成为少有的在短视频平台与正式音乐平台均广受好评的歌曲。
这一年,他还参加了六场综艺。他在一次采访中解释:“我觉得我过着怎么样的人生都能写出歌来,因为每种人生都有其意义跟想要表达的东西。我始终是有表达欲望的,并且这个表达欲望是在音乐里面。”
图片
汪苏泷谈为什么上综艺
他在生活类综艺中尝试过音乐的表达。录制《五十公里桃花坞2》前,汪苏泷就与导演商量,想在拍摄过程中唱一首自己的歌。
导演组筹备了一场海边音乐会,在30多度的气温中,汪苏泷穿着衬衫西装,扎着领结,当着台下零星观众,无比郑重地演唱了一首新歌,《眼泪落下之前》。
这首歌由汪苏泷作曲,李雪琴作词。两人也是在综艺中结识,后来李雪琴被人拉进“沈阳明星群”。汪苏泷和李雪琴在节目中聊这件事时,发现彼此心态十分相似。
比如,群里还有宋小宝,两人每天都会默默点开宋小宝的微信名片,再默默关上,不敢发送好友申请。“我何德何能出现在这个群里。”两个人都这样想。
“娱乐世界,笑骂随人言;娱乐世界,灿烂在人前。”汪苏泷将这十几年来对娱乐行业的观察写进歌里,同时把真实的自己藏进词中。
图片
汪苏泷在《五十公里桃花坞2》
图片
汪苏泷的工作人员形容他并不是一个幽默的人。汪苏泷自己则说:“创作者大多都不快乐。”
“因为创作其实是一种天赋,创作的天赋就是敏感,这种敏感也会导致你的情绪会比别人多,会比别人猛烈。”
节目里的汪苏泷幽默外向,歌里的他敏感拧巴。他每天都在做着失业的打算,想着不做歌手的话就去写歌、教钢琴、教音乐……然后强迫自己与悲观对抗,和生活和解。
图片
刚出名的时候,大家都习惯隐藏在网络之后,用网名代指自己。许嵩叫Vae,汪苏泷用的名字是Silence,翻译过来就是沉默。
他很少在现实里表达自己的痛苦,所有的情绪都被写在歌里。歌的形式、风格都在变,汪苏泷也在改变。
2017年,参加《蒙面唱将猜猜猜》时,他还在为“网络歌手”的标签愤愤不平。每次出作品的时候,他都会翻看评论区,在意着网友的每一条评价。
用他的歌装扮QQ空间的人已经长大,有人和朋友提起自己喜欢汪苏泷,被身边人嘲笑:你怎么喜欢他,他是非主流啊。
那时,汪苏泷就想告诉所有人:“我其实也在长大。”
图片
汪苏泷在《蒙面唱将猜猜猜》
2019年,他写了一首《古怪》,写的也是自己:“反正我习惯遗憾擅长无奈。”他已经在综艺节目中刷着脸,还有着对生活的愤懑,以及不太多的话语权。
某个游戏厂商让他写歌,强势要求在原本的旋律里加入DJ元素。汪苏泷不想加,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对甲方说:加DJ可以,就别加我的名字了。
到2022年,他共参加了超过30档综艺,也在这年发表了第10张专辑。唱片时代早已奏响丧歌,十几秒的短视频热歌被市场锁定,汪苏泷却一意孤行,做了一张需要从头听到尾的,有歌词本的,完整主题的唱片。
那时的他还有“贪心”的心愿:“我表达我自己,我希望别人懂得我表达我自己。”
但在这张专辑的评论区里,有人评价:继续撕标签;也有人评价:很努力,但撕不掉那味。
“泷式情歌”变成汪苏泷身上另一个标签,但相比于之前的耿耿于怀,他已经不再较真:“我原来就是想和世界对抗,想和这些人讲理,后来你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讲理的。它有它的规则,那你认清你的规则就好了。”
图片
《21世纪罗曼史》专辑信息
2024年的夏天,他身上的标签被撕下了一部分,又贴上了新的。
曾经他将专辑里放不下的歌塞进一首首影视剧OST里,近几年却发现,已经很少有人再听新歌,“现在只能指望综艺”。
他登上《歌手》,在最开始的介绍视频中,他说:“《歌手》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告诉大家,我现在成长到这里了。”
“如果我只是想打安全牌的话,那我就不必来到这里了。”
至于舞台上最后的结果如何,只要生活的感受不减,表达的欲望蓬勃,汪苏泷的这趟旅程,就没有白来。
部分参考资料:  
1、《北京青年周刊》|汪苏泷:愤怒的,勇敢的,不顾一切的
2、《人民文娱》|汪苏泷,在孤独世界做大娱乐家
3、《南方人物周刊》|汪苏泷:放弃挣扎
4、《北京青年周刊》|汪苏泷:敏感者的无线游戏
5、《腾讯新闻-贵圈》|汪苏泷手机里的13个至丧时刻:大多数和自己无关
图片来源:网络、节目截图
图片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