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德:“一约三制”破解农村垃圾治理困境

  良好宜居的环境既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今年以来,永德县政协通过开展人居环境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当前农村在垃圾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广泛听取村民对于垃圾治理的愿望和心声。多次到乡镇、村、组、企业走访调研,调研发现,如何建立机制来规范垃圾清运?垃圾清运费用如何收取和保障?如何实现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是村民比较关注的话题。垃圾随意丢弃、卫生保洁难,无资金来源、垃圾清运难,垃圾不分类、废品回收难“三大难”,是当前崇岗乡农村垃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何从源头破题,找到一条垃圾治理“路子”?
  群众心头事,政协来帮忙。近日,云南永德的一场协商,把搁在群众心中一直解不开的“三道难题”摆上了“院坝协商”的议事桌。县政协委员、崇岗乡群众代表、与议题有关的部门、企业共40余人,围绕“源头破题 机制解题 助力垃圾治理”为议题的院坝协商会议在永德县崇岗乡垃圾转运站召开。
  “一约”破题“资金难”
  “除集镇街道按政策收取卫生费维持垃圾转运外,农村生活垃圾清运没有资金来源,这是破解垃圾治理的关键”县政协委员周世明表示。
  “如何解决垃圾清运资金,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可以一事一议,每家每户可以交点卫生费,解决没有运转资金的问题。”崇岗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国兴提出自己的看法。
  村民代表廖吉回建议,收取卫生费经过村民商议后,将内容写进村民民约,大家执行起来有个依照。
  大家纷纷打开话匣子,通过协商,一致认为,通过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共同缴纳垃圾清运费用,才能保障垃圾清运正常运行,解决垃圾治理资金难的问题。
  “三制”解题“清运难”
  针对垃圾随意丢弃、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意识不强、垃圾清运不及时等老大难问题,乡政协小组长肖云祥提出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我们要从源头“破题”机制“解题”,按照“户清扫(分类)、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采取“行政村+企业+村民小组+农户”的方式合作运营,最关键是要以机制来规范垃圾处理。
  “加强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明确分类标准,先前制定的‘门前三包’和保洁员日常维护要继续推广,激发群众自治力。”忙蚌村党总支书记张应成积极献计。
  崇岗乡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应良会场分享包山村治理经验表示,坚持每月集体清扫制度,坚持“五净一规范”,做好保洁员定期外围保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日常保洁问题。
  “崇岗乡11个行政村,地域范围广,光靠各村自己清运不现实,我建议引进一家熟悉垃圾清运的企业作为垃圾清运运营主体,制定出台运营制度,由企业统一收集、统一转运,效果会更好”县德源环卫商贸有限公司张正军建言。
  群众代表茶应祥表示,要解决“怎么扫”“怎么运”的问题,还是要让机制“来说话”,建议制定垃圾清运制度,让垃圾清运有“路”可寻。
  “建议制定垃圾回收制度,向村民普及垃圾回收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养成垃圾分类回收好习惯。”诚宇再生资源回收站李林宇说。
  协商现场,大家踊跃发言,40余人无一人落下,大家谈看法、提建议,气氛友好而热烈,纷纷为农村垃圾治理建言献策。
  通过广泛商量,达成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乡村垃圾政企合作运营制度、乡村卫生保洁和垃圾分类制度、乡村垃圾转运和回收制度“一约三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共同打造“绿美崇岗”。协商议事解开了群众的心结,打通了农村垃圾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干净整洁的村庄让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院坝协商”的协商理念得到了基层群众的赞赏和认可。
  云南网通讯员 鲁跃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