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台共享“缝纫小铺”

在五虎山街道育红社区,放置着一台缝纫机,无偿为辖区残疾人、低保户、老年人、辖区企业困难职工提供改制服务。现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缝纫机为何会出现在社区里呢?
原来,这是育红社区打造的“共享巾帼巧手”缝纫小铺。这个由12人组成的缝纫小队,可以制作床上四件套、抱枕、修拉链、裁裤脚……
图片
缝纫小队的居民正在裁剪布料
“以前我换个拉链、改个裤脚,还得骑着车到处跑,距离远不说价格也不便宜,自从社区创办了缝纫小铺后,需要缝补的东西,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算我们工作忙没空时,家里老人自己溜达几步就能去,真是方便极了。”社区王女士开心地说。
图片
小队的成员们在学习和探讨缝纫技艺
缝纫小铺设立以来,极大的满足了辖区居民衣物品的改制需求,也为对缝纫技艺感兴趣的居民搭建了一个免费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让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爱,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便捷服务,进一步拉近了邻里温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魏雯欣)
来源:乌海市乌达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