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道观天下,蜀道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何重要意义?丨名人大讲堂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 雷远东
将历史的地图放大,视野拉向高处——在古代东方,数条蜀道穿越秦岭巴山,连接长江黄河。几条南北纵线在视觉的维度上或许并不起眼,但它却将对华夏历史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深深刻在了历史版图上。
6月19日上午,名人大讲堂“蜀道文化季”的第二讲,在四川广元开讲。漫漫蜀道,雄关广元是其重要的一站。登上讲坛的,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王子今。他以《蜀道在世界文明史中的意义》为题,分四个方面为现场及线上观众带来一场视野宏大的蜀道课堂。
图片
王子今教授做客“名人大讲堂”
连接黄河与长江文明的蜀道
是世界交通史上的特例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得到延续、没有中断的文明。对比其他文明古国,为何独有中国如此?在正式进入主题前,王子今教授首先引用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的一个观点:与其他世界古代文明体系的主要河流大多为南北流向不同,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为东西流向。这一点对中国强盛农业的形成大有影响。
在此基础上,王子今将此观点引用至对蜀道的研究,他认为,作为连通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蜀道,在世界交通史上成为一个特例。
图片
王子今教授
“在黄河和长江之间横亘的秦岭,这种严峻的交通阻隔,在其他文明间也是没有的。而中国的先民们,在很早之前,就通过蜀道克服了这道障碍,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历史上的巨大创造,是世界交通史上的特例。”王子今说道。
紧接着,王子今从旧石器时代谈起,阐述数千年前的中国先民对蜀道的开拓。在新石器时代,秦岭南北的重要遗址已经表现出共同的文化面貌,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穿越秦岭进行文化传播。周原甲骨有“蜀”文字,可见商周时期蜀道已有早期开通的痕迹。至春秋战国时期,秦蜀南北联系已经非常密集,在《史记》《华阳国志》中都有大量史料记载。
图片
王子今教授
两个“天府”的沟通
影响东方乃至世界史的方向
今天,我们以“天府”形容富饶的成都平原。事实上,“天府”最早是对关中地区的形容。何以今日之“天府”会来到成都,这也与蜀道沟通秦蜀,再至秦并蜀地大有渊源。
王子今提到,秦通过蜀道,完成了对蜀地的占有。彼时,秦国虽然尚未征服东方文化基础深厚的地区,但是已经远远超越其他六个强国,成为版图面积最大的国度。秦国领土南北纵跨纬度超过12度,这是战国七雄中其他国家无一能够相比的。
蜀道的作用得以显现。秦汉帝国的崛起,影响了东方史的方向,也影响了世界史的格局。而蜀道对于这一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变化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天府”后来被用以形容蜀地,也可以说明秦地与蜀地关系的进一步密切。王子今认为,蜀道使得关中平原和四川平原这两处公认最早的“天府”相互连接,形成了中国西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的文化优势和经济强势。直到江南得到开发以后,以所谓“扬一益二”为标志,显示出四川平原富足实力外在影响的长久。而这种影响,正是通过蜀道实现的。
图片
大讲堂现场
蜀道成就“大关中”
这里曾是东方世界的经济中心
王子今进一步提到,两处“天府”宝地通过蜀道强强联合,一条道路的高效利用,使得中国西部连通为一个实力雄厚的整体,这就是秦汉“大关中”地区,也即司马迁提到的“山西”。
这个区域,是当时东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而这一情形,要直到王莽“分州正域”,规划“东都”,方才改变。
由此可见,蜀道在世界交通、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对全球文明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除了蜀道,还有一条道路闻名中外,那就是丝绸之路。一般认为,蜀道和丝绸之路相距甚远,没有太多关系。王子今认为,蜀道在不同方向上的进一步延伸,连接丝绸之路,打开了新的国际通道。
例如,汉武帝开拓西南夷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今人有学者将这一条道路称为西南丝绸之路。东汉时期,国外的使者通过西南丝绸之路进入四川,再北上拜见东汉皇帝,正是通过西南丝绸之路和蜀道共同完成的。王子今认为,西南丝绸之路是蜀道的进一步延伸,打开了国际通道,让文化之间得以高效沟通。
又如蜀蒟酱流传到广东,沟通南海丝绸之路的故事。《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汉朝使臣唐蒙在广东地区品尝到一种好吃的酱料蒟酱,其后得知蒟酱只有蜀地能产,这种酱料通过贵州经水路到达广东。唐蒙便将此消息上报皇帝,希望以汉朝的强盛、巴蜀的富饶,通过交通道路,实现对广东地区的统治。由此,蜀道、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广泛联系,形成沟通。
再如最为人熟知的陆上丝绸之路也与蜀道联系紧密。王子今提到,敦煌入蜀道路也可以看作西北丝绸之路的支线。在许多出土文献中能发现,西北的驴与四川的蜀锦、布匹通过出入蜀地的道路互通有无。
王子今总结道,蜀道研究因而也是丝绸之路史研究不宜忽视的学术主题。通过以上四个视角,说明蜀道对于世界文明史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