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嚣“豁免权”?脑补“特权”是一种愚昧思维丨九派时评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黄帅
日前,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有北京网友开车出门时,遇到一挂着使馆车牌车辆停在道路中间导致堵车,在交涉过程中,车上女子态度恶劣地说道,“懂什么叫使馆车吗?懂什么叫外交豁免权吗?”此番言论很快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图片
北京警方对此发布通报:“经警方初步调查,涉事车辆登记在一国际组织名下,6月16日上午,徐某某(男,61岁)与余某(女,58岁,就职于该国际组织)夫妇驱车至该地点,将车停靠在机动车道上,违反停车管理规定,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后在他人提醒时仍拒绝挪车,并辱骂他人、发表不当言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面对批评声浪,涉事女子发布道歉视频,“向大家深刻检讨,真诚接受各方批评”。
余琦的言行,首先是让人厌憎,其次是让人觉得可笑。
叫嚣也得有“实力支撑”,不然真的很尴尬。客观说,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曾任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这个身份并不显赫,不足以构成其叫嚣的底气。而她口中所谓的“外交豁免权”,其实用错了地方,因为它特指外国代表和外国使馆在驻在国享有的特殊权利和优惠待遇,一般只能用在外国人身上,绝不是说从事外事工作的人,都能具备外交豁免权,更不意味着有了某种外事工作的身份,就能罔顾法律道德,滥用权力。“外交豁免权”更不是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废除的“治外法权”,后者是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的情形,充满着强者的特权话语。
今天也早已不是“我爸是李刚”的时代。所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依仗所谓的、甚至自己脑补的“豁免权”而违规停车、辱骂他人,着实可笑。党政层面,持之以恒落实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严压紧压实的作风建设,让各种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从表到里被铲除,试问哪个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敢于如此叫嚣呢?社会层面,无所不在的网络赋予人民监督更大的利器,公共场所下的特权叫嚣,不仅是违法违规,也是愚蠢。
叫嚣的“豁免权”都在梦中,脑补“特权”更显愚昧。这种早已不合时宜的“特权思维”依然盘留在一些普通人的身上,他们并非有特殊背景,却因为一丝丝、一丁点与众不同的特殊便利,就匆忙脑补自己有何过人之处,急不可耐地破坏规则,在特权表演上为自己加戏。这种特权思维是一种愚昧思维,正是这种愚昧支撑着他们在公共场合做出令人憎恶却可笑的行为。
今天这个社会,恰恰是一些并非掌握公权的人,脑袋里有着根深蒂固的“特权思维”。这是特权思想铲除之后的遗毒,而遗毒的温床是愚昧思维,需要加以彻底地纠治。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