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本科生录取通知书上新,千年开化纸配清明上河图中的潞绸做封面

图片
去年复旦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是用可保存千年的“复活”开化纸,由名师大家和师生用毛笔字写就。今年复旦大学2024级本科生录取通知书又“上新”,在保留去年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潞绸织造技艺面料作为封面,将“复旦蓝”与非遗融合,在美好寓意中尽显古籍装帧的美学魅力。
潞绸是三大名绸,在清明上河图中都能找到潞绸店
潞绸大有来头,曾是中国三大名绸之一。今年4月,在“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复旦大学专场活动上展出的11件非遗潞绸展品,灵动细腻、独具匠心,也让潞绸与复旦结缘。
潞绸,因产于山西潞安府而得名,是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历史上曾与“杭缎”“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绸,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重要部分,曾有“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之称。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可寻见“潞绸店”的字样。2014年,因其独特的织造技艺,潞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潞绸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传承千年之久,花样繁复,工艺细致、经纬交织。其完整的工艺流程包括:纹样设计、捻线、煮练漂白;丝线染色、络丝、织机装造;经纬织造、压经、接头、对丝、整理、修割、染色、烘干压光、检选等多个环节。
潞安府产品总监、录取通知书制作项目相关负责人吕慧说,“通常来说,完成一批潞绸成品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为了确保7月初每位复旦新生拿到新版录取通知书,从5月开始,项目团队与学校相关负责人每隔几天,就碰头商讨制作方案,追赶进度。“这么短的时间没有机会犯错。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在年初织就一匹600米的布料,正好适配这次录取通知书的需求,像是一种特别的缘分。”
9次筛选,调出专属“复旦蓝”
不同于一般染色的一次成型,潞绸采用分层染色工艺,通过不同颜色、不同染色次数让颜色呈现浓淡变化。日常潞绸使用靛蓝居多,在蓝色基础上加入黑色元素,颜色更深,染色工艺成熟。
吕慧表示,“不过,‘复旦蓝’更加清澈,如果调配比例失衡,颜色会缺少厚重感。”一般来说,潞绸在正式染色前,在实验室经过至少三遍调色才能最终确认。“我们之前从未尝试调配这种颜色,为了还原‘复旦蓝’在实验室调配了三个颜色,每个至少调了三遍。经过9次筛选,才呈现现在的效果。”
确认颜色后,如何确保绸坯头尾颜色一致,又是一大难题。录取通知书摆放在一起,如果有色差会非常明显,美观度也会大打折扣。为此,工匠们反复试验,尝试不同染色投放角度、力度,最终解决难题。
因为地处北方、四季分明,潞绸的蚕丝原料更为厚重、扎实。因此,在古代潞绸常被用来作为经书书皮,甚至是军旗旗面。吕慧解释,“这种便于长期保存,不易损坏的特性,有利于学子们收藏这份录取通知书。”
工艺织就龙凤云纹,每本录取通知书各不相同
手工点意匠图是潞绸织造的核心技术,突出一个“匠”字。要先将图案绘成意匠图,再将其变为点状,在纸板逐一打成孔,解码图案,形成提花纹板。需要手工与机械合力完成,才能保留潞绸独有的肌理感。
织造工艺离不开经纬线的配合。浸渍、缫丝、络丝、整经并丝、扬返、染色、络丝、卷纬……种种工序之后,纹样明暗有变化、立体饱满,应和2024甲辰龙年,取其美好寓意。2024版录取通书封面纹样,取材于故宫丹陛石上龙凤云纹石雕图样,并进行再设计。为了让纹样更加立体生动,设计打破规则感,以乱序的四方颠倒图案进行织造。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同学们会发现,每一本虽然都有龙凤云纹图样,但每个纹样的方向和位置都各不相同。每位同学拿到的录取通知书都是独家订制版。这也体现了复旦的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不一样。
  作者:储舒婷 赵天润
文:储舒婷 赵天润图:戚心茹摄编辑:储舒婷责任编辑:姜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