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专栏:率先晋级16强,德国战车每个零件都已调试完美

图片
恭喜德国队率先晋级16强。这是一场对德国队“祛魅”的比赛,让我们已经忘记“最近这些年”的德国队了——用穆夏拉+京多安这个进球组合可以很清楚的表明,德国队这架战车的各个零件,都已经完全彻底的进入了争冠旅途的快车道上。
所以,纳戈尔斯曼也配得上一句“有能”,不是嘛?^_^
相比较揭幕战上苏格兰人的惊慌失措,感觉最近3场比赛对德国1胜2平的匈牙利还真的不太怕东道主(◐‿◑)从开场绍洛伊差点抢射得手、到索博的精彩任意球、再到上半场最后时刻绍洛伊打进的越位头球,匈牙利的进攻打得简练而勇敢,威胁性也是极大。
图片
而对德国队,我们首先总是要把眼光放在克罗斯身上——今天他位置并不拘泥于“左后卫”,而是后撤至塔和吕迪格中间,成了正经的单后腰,但无论如何72脚传球70次成功的上半场——依然还是他。
德国队前场的结构也有了一些有趣的新变化——京多安的活动范围显著增大了,而随着哈弗茨更多的得到后场的直接长传,这俩人跟俩小孩差不多组成了一个“菱形前场”。这几位前场球员今天的彼此连接明显更加紧密——我想,这才是某种“保护”克罗斯的策略。
图片
当等待叼飞盘的狗彼此之间也有了灵感和默契——你就不能只盯着丢飞盘的人了是不是?^_^
维尔茨和穆夏拉的冲击力和活力依然在。这就是德国队如今让我们已经显著“祛魅”的最大理由——那个曾经缓慢无比、进攻拖沓而无效传球无穷大的德国队,已经彻底完成蜕变。
图片
图片
穆夏拉的进球其实略有争议——因为京多安给他做了一个有点粗暴的“挡拆”,连他本人也有一瞬间停止了拼抢,但裁判默许进攻继续,才有了穆夏拉再次禁区内爆射破门。
稍微解释一下这个“祛魅”:大概可以说,德国队如今正在踢一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赛季勒沃库森和利物浦的渣氏足球——进攻凌厉、反抢迅速、且绝不拘泥于球权的简单控制。在后防线距离前场仅有30米左右的空间里,德国队总是能组织起相当密集的战线,加上克罗斯、京多安这种传球精细的串联者,使他们无论攻守都极有优势——而哪怕是来自吕迪格和塔的直接长传,也有哈弗茨可以完美接洽。
下半场其实原本匈牙利依然有突然扳平的机会,但纳戈尔斯曼再次换上萨内+菲尔克鲁格的组合,随即京多安就打进了2-0的进球,算是把比赛锁进了保险箱。
图片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关于纳戈尔斯曼对球队架构的理解——譬如对安德里希-詹的轮换、菲尔克鲁格和哈弗茨的轮换,都是这支球队极关键部位上的不同布置(譬如位置更加靠后的詹,他更喜欢在后场与双中卫+克罗斯组成钻石站位,对防范匈牙利的凶猛反击形成保护)。
总之这场比赛过后,德国队已经不是“那个”德国队了——我们也很可以说,纳戈尔斯曼已经将全队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球员状态“同步”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位置上。这种情况下,譬如依然替补出场、状态平平的萨内,也让我们感觉到和谐。
图片
说句不怕事后诸葛亮的话,早在1个多月前纳戈尔斯曼宣布德国队大名单(并且选用了一种盛大的、流量造势的方式)的时候,我就曾说过他应该是已经“胸有成竹”了。如今看着德国队的确一切顺利、并且颇有势如破竹之感,当然会替他们感觉欣慰——这个时候,你自然就会忘记当初的那些来自黄黑色的争议^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