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迈向“智造”东莞再造“新”塘厦

  作为东莞的“东南门户、产业重镇”,塘厦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临深基地跃上新台阶。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2.89亿元,协议投资总额264.66亿元,两大指标均位列全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首。截至目前,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简称:临深基地)已共招引重大产业项目21宗,总投资超400亿元,预计全部建成后产值超800亿元,有望再造一个“新”塘厦。
  经济发展“开门红”背后的实力支撑  
  2024年一季度,制造业大镇塘厦实现“开门红”,全镇GDP增速5.1%,规上工业增速4.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7.57%,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全镇近1000家规上企业,在1-3月工业总产值实现277.66亿元,同比增长4.9%。
  临深基地及先进制造产业,是塘厦实现经济发展“开门红”的实力支撑。2023年,塘厦的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的工业产值在全镇的占比分别达38%、27%。临深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432.89亿元,协议投资总额264.66亿元,两大指标位列全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首。
  5月25日,东莞首个“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东实·塘厦创智园8号厂房顺利封顶,工程建设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去年8月“摘地即动工”,今年5月所有厂房封顶,预计10月竣工验收并交付首批厂房。建设进度堪称“神速”的塘厦创智园,是临深基地龙背岭板块的“缩影”。
  与此同时,临深基地龙头企业进驻的带动效应尤为明显。临深基地内的东莞顺络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内自动化生产设备开足马力运转,大量电感产品快速离开生产线并被封装出货,陆续发往世界各地。东莞顺络电子系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是全球知名的片式电子元器件制造商。
  顺络电子是首家进入临深基地凤凰岗板块的企业,目前在塘厦以功率电感、变压器以及贴片式电感为主体进行生产线布局。其中,由企业自筹45亿元建设的顺络新型电子元件及精密陶瓷项目,是广东省重点项目、东莞市重大项目之一。  
  龙头项目引领集群“成势”发展  
  过去三年间,临深基地五大板块成为兴业沃土,持续扩大高质量发展的“朋友圈”。新一代电子信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汽车零部件四大产业集群的一批重点企业相继落子塘厦,龙头项目引领集群“成势”发展。
  2024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提出,将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两大主线,坚定不移厚植产业发展生态优势、强化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在此背景下,临深基地将如何推动加快产业创新和成功转化,从而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塘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用好优质产业载体招商”“抓好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机构统计谋划”“加大力度落实政策扶持”等三方面着手。
  具体而言,将依托东实·塘厦创智园及各大产业平台等资源,重点聚焦龙头企业上下游强链补链,着力引进一批小巨人、“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集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结合全镇高企培育工作方案、全镇研发经费投入及研发机构建设服务工作方案等,筛选目标企业清单,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作用,进行分片区培训和走访,全力挖掘高企潜力,加大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全域铺开、全面见效的关键一年。塘厦镇将以临深产业基地为依托,围绕两个特大项目的上下游产业链,完善“项目库”,强化项目招引落地,全力打造1000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500亿级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300亿级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100亿级汽车零部件产业4个产业集群,引领带动全镇产业层次和能级的提升。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塘厦力争2024年临深产业基地产值超480亿元,为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积蓄奋进力量。
  凭借毗邻深圳的区位优势、完备的工业产业链以及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塘厦持续推动实体经济从“制造”向“智造”蝶变。如今,随着临深基地的加速崛起,东莞再造一个“新”塘厦的愿景,正从蓝图逐步迈向现实。
  文:黄嘉丰 莫晓东
  制版:董淑云 邓诗君 黄炽林